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6月17日,臺當局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列席“立法院”會議時,力挺自產新冠肺炎疫苗,并為疫苗采購和進貨速度慢表示“抱歉”,同時沒有忘記找“有些國家超量采購”等借口。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臺灣地區去年曾被《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稱為“防疫優等生”,但現在這個“神話”正在破滅——民進黨當局的“超前部署”不僅沒有超前,反而讓島內面臨缺少新冠疫苗的落后境地。在臺灣,政治與經濟利益的復雜交織,以及技術上的“先天不足”,導致疫苗采購和研發都陷入困境。從今年春天以來,“疫苗孤島”就成為島內媒體常用的表述,5月疫情突然擴散后,民眾的不安情緒也日益增加。“人民需要疫苗”的呼聲此起彼伏,但對于民進黨當局頻頻放話“一定可以在7月底如期上市自產新冠肺炎疫苗”,島內民眾明顯又信心不足,普遍持觀望態度。

      臺灣深陷“疫苗荒”,根源在哪?

      6月14日,臺北一家醫院的醫務人員在做疫苗接種前的準備工作。

      從“防疫優等生”到“疫苗乞丐”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的報道認為,由于臺灣當局在今年5月之前一直保持著較好的防疫成果,因此頗為自滿,對疫情可能出現反復沒有保持應有的警惕。今年3月,因有民眾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后出現過血栓等嚴重副作用,一些國家和地區曾叫停接種該疫苗。盡管臺當局防疫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放話稱,“黃種人發生血栓機會遠低白種人”,并呼吁島內民眾繼續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但實際上臺灣民眾接種疫苗的意愿并不高。直到5月疫情暴發后,民眾爭相接種疫苗時才發現島內陷入缺少疫苗的窘境。美國《財富》雜志網評論稱,本輪疫情暴露出島內防疫的弱點——從表面看,民進黨當局稱已采購足夠多的疫苗為大部分民眾接種,但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疫苗可以使用。

      跟蹤疫苗接種情況的“Our world in Data”網站6月15日的統計顯示,臺灣島內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的人數為98.5萬,僅占總人口比例的4.14%,遠低于20.4%的世界平均值。臺北市民李家杰無奈地告訴記者:“從人均GDP看,臺灣地區也處發達行列了,但在疫苗接種上,竟然處于全球最不發達的水平。”

      島內面臨的尷尬處境與其獲得疫苗數量不足直接相關。據臺灣“關鍵評論”網站統計,截至本月15日,島內宣布訂購和獲贈的新冠疫苗為3180萬劑,但目前僅獲得211.6萬劑,其中124萬劑還是來自日本捐贈,真正由民進黨當局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以及購買獲得的疫苗不足100萬劑。BBC相關報道稱,臺灣去年開始洽購疫苗時,歐美疫苗企業生產的頭幾批疫苗已經被其他國家和地區預訂一空。

      事實上,臺灣并非沒有迅速獲得充足疫苗的機會。國臺辦多次表態,大陸方面愿意迅速作出安排,讓廣大臺灣同胞盡快有大陸疫苗可用。但在“反陸抗陸”的政治操弄下,民進黨當局以“大陸疫苗不安全、有風險”“臺灣需要堅持原廠采購”,“臺自產疫苗將很快上市”等理由拒絕大陸疫苗。有臺媒概括說,民進黨的態度就是一句話:寧可臺灣沒疫苗,也不要大陸“假好心”。臺灣防疫協會理事長王任賢告訴記者,民進黨當局在疫苗國際采購上本就有天然劣勢,此后又將大陸疫苗和由復星醫藥參與研發和代理的BNT疫苗排除在選擇之外,可以說是“自斷道路”。

      不僅“甩鍋”大陸,民進黨當局還頻頻找借口推卸“疫苗采購”不力的責任。本月11日,民進黨當局聲稱,臺灣地區已向泰國訂購在該國生產的10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但由于泰國實行“疫苗優先在泰國使用”的政策,導致臺灣獲取疫苗的進度被延遲。12日晚間,泰國總理府副發言人直接發文否認,稱“泰國并未阻止疫苗出口”,“打臉”蔡當局。

      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羅智強近日也感嘆,臺灣怎么從令人羨慕的“防疫優等生”,淪為四處求援的“疫苗乞丐”,這簡直是“臺灣奇跡”。他表示,疫情暴發至今,蔡當局有一年半的時間可以好好準備,卻陶醉于口罩輸出、在外媒上宣稱“Taiwan Can Help”(臺灣能幫忙),導致疫苗采購工作落后。

      “綠標疫苗”難成救命稻草

      陳時中17日談到臺產疫苗時聲稱,臺產疫苗屬于戰略產業。但臺灣自產疫苗的實際研發情況也受到島內輿論的詬病。受種種因素影響,島內廠商的疫苗研發進展并不順利。在“臺灣疫苗推動協會”去年底公布的2020年“十大疫苗新聞”中,前兩名分別是“全球爭相研發新冠病毒疫苗”與“臺灣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嚴重落后”。

      去年9月,陳時中曾宣布,臺灣的疫苗策略已從“緊急授權制造”轉向國際預購和扶持島內廠商生產為主。此前,島內曾試圖獲得阿斯利康等疫苗廠商的緊急授權,由臺灣廠商代工,但陳時中表示,由于此類生產需求量大,島內難以消化,也容易將臺灣疫苗生產的產能占滿,因此做出政策調整。

      曾在“非典”疫情期間擔任臺“衛生署”疾病管理局中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的王任賢告訴記者,民進黨當局做出這一決定前,臺產疫苗并非是疫苗政策的重點,當局也沒有對疫苗廠商給予足夠支持,由于背后的各種利益驅使,才造成這樣的政策轉向。

      《多維TW》月刊分析稱,早在2020年3月,島內企業高端疫苗就取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授權,并取得疫苗開發的技術與平臺。按理說,當局應及早編列特別預算,協助輔導企業加速開發。但直到2020年年中,臺當局才批準高端、聯亞和國光三款疫苗進入一期臨床試驗,同年年底才有高端疫苗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在此過程中,采購海外疫苗陸續碰壁、島內廠商的試驗數據愈趨明朗化,民進黨才愿松口透露,將針對島內疫苗執行預采購計劃。隨著政策轉向,民進黨當局開始“押寶”臺產疫苗。5月30日,民進黨當局宣布已向高端、聯亞兩家廠商各采購500萬劑疫苗,同時分別簽訂另附上限500萬劑的后續擴充購買合約。換言之,臺當局采購的自產疫苗數量可達2000萬劑。

      目前,島內的高端疫苗剛剛發布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聯亞疫苗還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而起步最早的國光疫苗由于抗體水平未能達標,只得重新進行一期臨床試驗。

      本月10日,由島內高端疫苗公司研發的高端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數據發布,這是臺灣首款發布二期臨床試驗數據的新冠疫苗,高端公司也將根據上述數據向臺灣“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這款疫苗可以說是被民進黨當局寄予厚望,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此前曾兩度前往高端疫苗公司視察。臺灣《新新聞》雜志等媒體披露稱,之所以綠營人士選擇為高端疫苗站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端疫苗二期試驗計劃召集總主持人林奏延是蔡英文2016年上臺后的首任“衛福部長”,并且與蔡英文在醫療領域的重要幕僚、前“衛生署”署長李明亮等人熟識。有臺媒稱,高端疫苗被業內戲稱為“綠標疫苗”。

      高端疫苗最飽受質疑的一點是,今年5月18日,在其二期臨床試驗尚未解盲時,蔡英文就宣布臺產疫苗將在7月底開打,這令島內輿論質疑民進黨當局是否在利用政治力量為高端疫苗“保駕護航”。

      本月初,臺“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因不堪忍受綠營壓力,宣布請辭“自產疫苗審查委員”,并直言無法維持專業與公正性的最大原因就是臺當局。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質問,“5月高端疫苗二期還沒有解盲,蔡英文就宣布7月底可以施打,但她這樣說,食藥部門還要不要嚴格審查?臺產疫苗審議委員會還要不要認真把關?就算臺當局免費,大家還敢不敢冒險去打?”

      “選擇要打哪支疫苗是一門政治學。”島內媒體《新新聞》稱,高端疫苗背后有綠營“加持”,聯亞疫苗背后也有“非綠學者”的擁護。聯亞生技的臨床試驗執行醫院是臺“三軍總醫院”,召集人為感染科教授張峰義,其曾在2003年“非典”期間擔任“衛生署疾管局局長”。

      研發能力不足“被忽視”

      種種背后操弄之下,臺灣民眾對臺產疫苗的信心也不斷下跌。近期臺灣門戶網站“yahoo奇摩”的一份調查顯示,有68%接受調查的網民不想接種高端疫苗,表示愿意接種的人數比例不足1/4。雖然臺灣的醫療水平較高,但有關各類疫苗的研發與生產卻并非長項。臺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去年在一場關于臺灣新冠疫苗緊急開發策略的會議上表示,在疫苗自給率方面,相較于歐美(100%)、日本(59%)、韓國(38%)以及中國大陸(85%),臺灣地區的自給率(8%)明顯落后。公開報道顯示,臺灣使用的各類常規疫苗中,大部分自島外進口,本土生產的僅有一小部分,并且一些島內民眾只愿意接種進口疫苗。有臺北市民失望地表示:“我們還在觀望。雖然不想打臺產疫苗,但因疫情太恐怖,進口的疫苗又不夠,許多人無可奈何,沒得選。自產疫苗怎么樣,誰都不知道。”

      王任賢告訴記者,臺灣的疫苗研發能力存在局限性,盡管對于研發滅活疫苗這類傳統疫苗有一定基礎,如島內最大疫苗廠商國光生技生產的流感滅活疫苗質量不錯,但島內的研發機構和廠商在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等新型疫苗上幾乎沒有什么經驗,“缺乏這些新技術以及相關的配套產業”。王任賢提到的上述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臺灣廠商在新冠疫苗研發路線上的選擇。據島內媒體報道,目前臺灣廠商開展臨床試驗的三款疫苗——高端、聯亞和國光——均為重組亞單位蛋白疫苗,也就是“將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中”。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臺灣既沒有大陸這樣強大的滅活疫苗生產能力,也不具備在mRNA、腺病毒載體等疫苗路徑的創新能力,所以,沒有太多選擇。

      王任賢強調,臺灣自產疫苗二期臨床試驗主要驗證安全性與抗體水平,但真正的保護效力需要三期臨床試驗,“如果是mRNA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僅有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就獲得緊急使用授權還可以接受,但高端和聯亞疫苗‘先天不足’,無法令人相信其保護力”。談到臺灣自產疫苗進展相對緩慢,長期關注新冠疫苗的醫生莊時利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重組蛋白疫苗是一種相對較為成熟的技術路線,以技術路線作為解釋臺廠商研發進度較慢的理由是行不通的。

      島內大量聲音也在質疑民進黨當局試圖根據二期臨床試驗結果批準高端疫苗進行緊急使用的企圖。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近日批評稱,蔡英文一路以政治領導專業,讓外界質疑高端疫苗解盲成功就是凌駕科學的政治決定,缺乏公信力。 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也表示,由于自產疫苗尚缺乏三期試驗數據,所以臺灣暫時無法考慮自產疫苗,應把民眾安全放在第一位。

      盡管批評聲鋪天蓋地,但島內輿論預計高端疫苗還是會于近期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王任賢預測,未來一段時間,隨著采購疫苗和臺產疫苗陸續到貨,臺灣可能會形成這樣的局面:一部分人會選擇臺產疫苗,一部分人會選擇外國疫苗,另一部分人會選擇去大陸或美國打疫苗。王任賢說:“原則上看,這些人加在一起基本能完成臺灣的疫苗防護網,只不過會完成得很難看。”(環球時報記者:趙覺珵)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亞洲影響力 X 瀾翼資本簽約【明心商航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电影亚洲人成9999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