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新華社臺北12月27日電(記者徐瑞青、何自力)“漲得一塌糊涂。”無論是去超市還是傳統市場,無論購買生鮮還是包裝食品,又或者是在餐廳用餐、預定年菜,都能聽到臺灣民眾在抱怨生活成本越來越高。

      位于臺北市松山區的傳統市場龍城市場,一大早就涌入了前來采購的居民。“半顆高麗菜一百多元(新臺幣,下同),一顆西紅柿80元,水果也‘貴森森’,真讓人買不下手。”一位顧客對記者抱怨說。據市場里一位攤販介紹,水果類木瓜、香蕉漲幅最大,同比漲40%以上,蔬菜類西紅柿、姜、芹菜、茄子也高漲35%。

      失控的臺灣物價

      龍城市場里的水果攤販。新華社記者徐瑞青 攝

      民眾外出就餐的支出負擔也在不斷增加。記者經常光顧的中式餐廳“小上海”張貼了漲價告示,從1月起小籠包每粒上調1元;臺式面食連鎖店八方云集也宣布鍋貼水餃每粒調漲0.5元,面食類平均調漲5元;貴一點的餐廳品牌,像王品集團、麥當勞、鼎泰豐等,更是早在10月份就開始陸續調升售價。

      失控的臺灣物價

      中式餐廳“小上海”貼出的漲價公告。新華社記者徐瑞青 攝

      臺灣媒體《食力》針對全臺19家代表性食品業者、46家連鎖餐飲品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68%的食品業者和67%的餐飲業者已經漲價或半年內會漲價;《食力》另一份網絡調查顯示,85.6%的民眾認為餐飲餐點在漲價,而生鮮食材部分則有90.6%的民眾察覺到漲價。

      “漲”聲四起,從數據就可見端倪。今年以來,臺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有6個月超過2%的警戒線,11月更是較去年同期上漲2.84%,創下9年來新高;同月消費者“高頻率購買商品”(每月至少消費1次)更上漲6.62%,“漲”勢驚人。對支出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所需的普通民眾而言,生活成本上漲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漲漲漲,萬物皆漲,老百姓荷包都癟了。”八方云集餐廳常客李先生說,“今年餐廳年菜預定價格也大漲,根本吃不起啦,在家吃吃就好。”

      這波讓民眾苦不堪言的通脹原因是什么?專家分析認為,今年通脹是全球性的,在能源價格高漲、全球氣候異常和疫后供需不平衡等諸多因素交互作用下,許多商品價格正被不斷推向近年高峰。就目前情勢分析,供應鏈中斷、能源與原物料價格上漲等問題還將持續累積,廠商成本提升可能轉嫁于商品售價上,預計明年臺灣通脹仍將繼續。

      通脹已是“進行時”,有別于民眾感受到萬物齊漲,官方說法和民間感受卻是兩樣情。臺當局多次強調島內“物價穩定”,稱油料費、運輸費、果蔬等部分商品價格只是短暫大漲,尚不符合一般性物價連續性、普遍性及顯著性上漲的通脹定義,只是“物價上漲力道比較大一點”。

      面對所謂“短暫大漲”的物價,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聯合零售業者在超市賣場設立了“抗漲專區”,被批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想要掩飾物價上漲的事實,卻釋放出物價已經飆漲的訊號,不過是掩耳盜鈴。與其四處嚷嚷通脹是“短期現象”,倒不如捫心自問是否已擬定好完善的因應對策。

      失控的臺灣物價

      臺北市一家超市擺出的“抗漲專區”。新華社記者徐瑞青 攝

      更讓島內民眾有苦難言的是,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大增,民眾的實際收入卻沒有增加,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屢探新低的年終獎金,更是讓日子雪上加霜,民眾紛紛嘆息今年“年關難過”。

      據島內人力資源業者的調查,臺灣明年只有四成企業會加薪,預期調幅只有3.1%。臺當局希望以加薪抵抗通脹,但是企業不跟進、沒反應,結果都成了“假動作”。“我都四年沒漲薪水啦。物價上漲薪水沒有漲,吃一個飯卻要越來越貴,真的很擔心。”記者所居住公寓的工作人員藍先生說。

      此外,受疫情沖擊,今年5月臺灣失業率為4.11%,飆上7年半新高,工作崗位減少最嚴重的也大都屬于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服務業。批評者認為臺當局只顧沉溺于高科技制造業帶高的“漂亮”經濟數據,對瀕臨絕境的服務行業缺少紓困措施,根本無法洞悉底層民眾生活的痛苦和無奈。

      失控的臺灣物價

      臺北民眾在超市采購商品。新華社記者徐瑞青 攝

      臨近年關,上班族都期待著年終獎金的發放。臺灣1111人力銀行針對企業年終獎金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23.7%的受訪企業坦言今年確定不會發放年終獎金,確定會發放的受訪企業,平均發放基期也僅1.13個月,為11年以來新低。

      “底層的人都活不下去了,為什么不關心,只關心政治斗爭?這才是底層的憤怒。官員在細數政績榮耀,沾沾自喜,卻不知老百姓年關有多難過。”計程車司機盧先生說。

      失落的年關,“榮耀”的政客,茫然的人們,是臺灣現實社會的寫照。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33333在线亚洲|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入口|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亚洲 小说区 图片区 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