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數據顯示,近期臺灣地區經濟出現下滑趨勢。為何如此?兩岸貿易又能為臺灣經濟注入怎樣的活力?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告訴“看臺海”記者,島內經濟下滑存在全球經濟形勢、疫情及兩岸關系三方面原因。臺灣經濟要發展,臺灣同胞要獲利受惠,需要加強兩岸經貿合作。
三大原因導致島內經濟形勢出現下滑跡象
島內最近調查顯示,10月臺灣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跌至61.22點,創2009年12月以來新低。張華認為,這反映出島內經濟形勢出現下滑跡象,背后有以下三個層面的原因:
第一,受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臺灣作為一個典型的嚴重依賴進口和出口的經濟體,受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非常大。目前由于俄烏沖突引發糧食能源價格飛漲,對臺灣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同時,美國連續的加息使臺灣資本外流,對島內經濟也造成了很大傷害。
第二,前幾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全球對于電子產品的需求大幅度上升,臺灣對外貿易大幅成長,受惠非常多。而今全球對這種半導體電子產品的需求大幅下滑,使得臺灣再也無法從中漁利。
第三,與目前兩岸形勢有關。今年兩岸關系尤其嚴峻復雜,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使得兩岸緊張局勢急劇升溫。很多國家和地區對臺灣投資營商環境的評級都出現了下滑,外商外資不敢到島內投資了,影響島內民眾的消費信心。
大陸對臺灣經濟發展提供了助力
張華進一步指出,兩岸經濟貿易是兩岸關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近年來,臺灣每年從大陸賺取大額貿易順差,2021年達到了1700億美元。這對臺灣經濟民生及兩岸關系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看:
第一,對促進臺灣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剔除掉兩岸貿易,臺灣每年的對外貿易呈現赤字,臺灣每年跟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商業貿易是要賠本的。這樣,臺灣不論是公共建設還是民眾福祉都無法得到保障。
第二,臺灣從大陸賺取貿易順差使臺灣在全球貿易架構中獲得地利。長期以來,臺灣從美國以及西歐社會來接單,在大陸生產之后再銷售到歐美。這樣的產業鏈分工體系使得臺灣在世界貿易架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從而持續獲得利益。
第三,兩岸貿易結構使兩岸關系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狀態。多年來兩岸關系起起伏伏,有緊張有緩和,但兩岸經貿關系使得兩岸關系相對穩定。正是有這種經貿關系,使得臺灣當局搞謀“獨”活動不可能實現。
【來源:看臺海微信公眾號、臺海之聲《兩岸開講》】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在榕臺胞、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2022-11-08
- 兩岸青年在廈門同讀經典品味書香2022-11-08
- 臺灣彰化5000尾“烏金”搶先上岸 引來大批饕客瘋搶2022-11-08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大陸專家:贈臺大熊貓“團團”病情穩定 病因2022-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