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道 題:臺北故宮博物院最近陷入輿論漩渦,三件文物受損引發軒然大波尚未平息,又有臺民意代表爆料臺北故宮博物院曾于2012年發生院藏文物《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事件,一時間輿論嘩然。但仔細分析這個最新爆料,背后的真相卻耐人尋味。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民進黨民意代表林宜瑾向媒體爆料,臺北故宮博物院2012年在馬英九時期也曾發生院藏文物《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毀損事件,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未懲處動手毀損的林姓科長。
林宜瑾11月6日在臉書上表示,當時林姓科長在籌辦展覽過程,發現展柜尺寸較小,居然將《黃河蘭州浮橋圖》采削足適履的手段,要求同仁把原裝裱的花綾左右兩側各裁掉一部分,以配合柜內空間。
林宜瑾說,此事不久后被發現,典藏單位用密件陳報給馮明珠,但馮明珠未送考核會懲處、沒交政風調查,更別說對外公開。臺北故宮博物院應徹查過去密件,找出所有文物受人為毀損的記錄。
消息一出,迅速引爆網絡,成為新聞熱點。
臺北故宮博物院6日也發布4點聲明表示,《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之陳報密件,已完成解密程序;關于當事人是否受懲處一節,經檢視資料,查無該事件之懲處記錄;遭裁切花綾之文物,經查事件發生后并無進行修護之記錄;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啟動檔案清查及密件檢討,將已無列密理由之檔案解密,并于清查完成后公布清查結果。
看上去,臺北故宮博物院可以確定是損毀文物的“慣犯”了,但事情遠沒這么簡單。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曾任國民黨民意代表的陳學圣表示,這件事他早在2013年就爆料過了,媒體也有報道,怎么記者和民意代表都不去查證,就以訛傳訛,刻意扭曲真相?當時負責的科長受到嚴重懲處,被革去科長一職,而且科長只是“為求美觀,把民國初年的裱褙材料裁掉一小截,但原圖無損”。陳學圣說,如今媒體卻胡編亂造,說原圖毀損,已有惡意誹謗之嫌。
陳學圣呼吁,請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虛心檢討,認真盡好博物院的本分,不要再動輒把責任推給“前朝”,混淆視聽,“堂堂故宮玩這種低級的泥巴戰,實在太沒水準”。
此外,臺灣“中時新聞網”還報道稱,資深的“故宮人”表示當年此事鬧得沸沸揚揚還曾上了媒體,何來隱匿?且當事人被懲處也在媒體上披露過。
一件十年前的舊聞因何又被翻出來炒作?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稱,國民黨6日指吳密察管理不力,致三件文物毀損,還提供數據讓綠委“操作、打平衡”,不可取,已完全不適任院長職位。
國民黨民意代表陳以信說,民進黨當局長年矮化、弱化臺北故宮博物院,破壞專業,被他踢爆三件文物毀損后,又故意找前人背鍋。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書記長李德維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有任何缺失,不管當局是誰都應公之于眾,相關人員也應受到懲處,只是民進黨“想的是藍綠”,國民黨想的是國寶。【來源:參考消息網 文/粘軼鋒 馬晗雁】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鐵路便當節11月11日登場2022-11-08
- 臺灣頻發嚴重治安案件 “社會安全網”破大洞2022-11-08
- 美聯儲暴力加息殃及臺灣經濟“池魚”2022-11-08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浙江臺胞關注二十大:了解大陸發展 感受祖國2022-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