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12月12日電 由兩岸有關機構共同主辦的2022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結果12日在臺北揭曉,“思”字以最高票當選。
活動于11月9日正式啟動,邀請兩岸各界知名人士參與推選漢字,從中遴選36個候選年度漢字,于12月2日至11日進行網絡票選。
網絡票選活動共計收到超過1476萬張投票?!八肌弊忠?84796票的最高得票數,從“轉”“寬”“盼”“解”“淡”“爭”等候選字中脫穎而出,當選2022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思”字由方正字庫設計總監汪文推薦,推薦理由為“疫情阻隔,兩岸、異地相思,兩岸關系也需要深思”。來自臺灣中華書學會的十名書法家現場揮毫潑墨,以多種字體書寫“思”字,展示中華漢字的無窮韻味。
廈門《海西晨報》社長兼總編輯陳煒明通過視頻連線致辭表示,“思”字內涵豐富,直接反映兩岸民眾當下的心態。我們要深思兩岸關系的未來,要謀劃兩岸中國人的前途。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如何進一步推動兩岸交流,促進心靈契合,需要兩岸智者的深思。
臺灣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受訪表示,今年的“思”字反映了民眾所想所盼。經歷過去幾年的“困”“悶”“難”,大家都在思考走出困境的辦法與出路。希望經過冷靜思考,兩岸民眾能夠共同推動兩岸關系走上康莊大道。
本次活動由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海滄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廈門日報社等主辦,臺灣中華書學會、廈門市書法家協會、旺臺兩岸互信基金會、廈門《海西晨報》、臺灣《工商時報》等機構承辦。
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從2008年開始,以“漢字文化搭橋,書寫兩岸民意”為主題,今年為第15屆。此前活動曾評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悶”“難”等14個兩岸年度漢字。
廈門市海滄區文聯主席陳意安在視頻致辭時表示,每一個年度漢字的產生,既是兩岸民心民意的生動反映,也是聯結兩岸情感的最佳代言,有力地印證兩岸民眾的血緣相親、文緣相承。
此次活動也是2022海峽兩岸漢字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峽兩岸漢字節自2008年創辦,是兩岸文化交流盛事之一。(來源:新華社-新華網 記者 黃揚、趙博)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兩岸專家共議知識產權保護與交流合作2022-12-12
- 第六屆“臺灣青年看武漢 魅力江城隨手拍”活動即將啟動2022-12-12
- 廈門白鷺洲公園“美人樹”花朵如期盛開2022-12-1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2022年臺灣廣西圖書展在臺北開幕2022-12-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