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月31日訊 1月30日,農歷正月初九,伴著韻律十足的鑼鼓聲,在祝福聲與笑聲交織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葛沽寶輦會”在天津榮程集團時代記憶產業園區隆重舉辦。南開大學臺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等臺胞代表受邀現場感受“葛沽寶輦會”的獨特魅力和喜慶年味,共話民俗傳承發展,共祈國泰民安、人民幸福。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天津市津南區臺辦)
參加此次展演的花會一共有34道,其中座樂會14道,耍樂20道,葛沽各駕輦、亭、天一燈棚法鼓、昇平民樂以及各耍樂會齊聚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前廣場。演出現場,熱鬧的高蹺秧歌,歡快的安樂旱船,靈動的舞龍舞獅,讓人目不暇接。伴著歡快的鑼鼓點,以天津市市級非遺項目長樂老高蹺、青云高蹺、昇平民樂等為代表的各花會依次亮相進行表演,演員們賣力的演出、流暢的走位尤為吸睛,惟妙惟肖、技藝絕倫的精彩表演引來叫好聲、掌聲不絕于耳,現場一片喜慶祥和、熱鬧非凡,年味兒十足。
隨后,臺胞移步時代記憶館,陸續參觀了時空殿堂、共和國故事——“兩彈一星”大國豐碑展、“絲綢之路”展廳、“偉人蠟像”展廳、以及館內東西兩側200多幅與中國共產黨人息息相關的照片和近萬件黨史文獻、珍貴實物等。在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觀看了場館精心展示的各個民族文化、非遺文化藏品。少數民族特色展廳、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各個民族傳統文化與習俗在這里碰撞出特有的博大與魅力。
臺青黃宬馨表示,通過參觀交流,學習了熔鑄于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切地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藝術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收獲滿滿,不虛此行。(中國臺灣網、天津市津南區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一樣是年味,一樣是家的溫暖2023-01-31
- “小三通”復航后便利往來 臺胞要求盡快全面恢復兩岸正常交流2023-01-31
- 觀非遺共祈福湖南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迎新春活動2023-01-30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小三通”何時全面復航?民進黨當局應正視民2023-01-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