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柏林2月23日電 針對德國《法匯報》2月13日刊登記者Sara Wagener撰寫的“臺灣只有4年屬于中國一部分”一文,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發言人21日回應表示,其對歷史常識的無知和篡改他國歷史的膽大妄為不僅令人發指,也令人認識到該記者拼湊此文為“臺獨”勢力搖旗吶喊的政治意圖。
發言人指出,第一,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著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中國人最早開發臺灣。現在臺灣居民的祖先,絕大多數是從中國大陸移民而來。公元230年三國時期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關于臺灣最早的記述。宋元以后,中國歷代中央政府開始在澎湖、臺灣設立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歷史上臺灣雖然經歷過短暫的外國殖民統治,但絕大多數時候處于中國政府的有效治理之下。歷史上關于臺灣屬于中國、中國政府對臺灣行使有效管轄的官方記錄、文獻記載數不勝數,文章卻聲稱只存在少數文件證明中國對臺灣的統治,只能顯示作者對于中國歷史的驚人的無知。
第二,中國在歷史上和現在一直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無論是漢族人統治的王朝,還是滿族人、蒙古人統治的王朝,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文章以清朝由滿族人統治為依據,否認臺灣與當代中國的聯系,推斷出“臺灣僅有4年屬于中國一部分”的結論,這不僅僅是無知,而是惡意篡改他國歷史。
第三,1895年,中國清朝政府被迫簽署《馬關條約》,將臺灣及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1943年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將竊于中國的領土,包括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1945年《波茨坦公告》予以重申。同年10月,中國政府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中國從日本手中收復臺灣,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反對殖民主義的成果,是戰后國際秩序的一部分。而作者在文章中似乎認為臺灣在被日本殖民統治的50年里法理上不屬于中國。這種對殖民主義和二戰歷史的認知十分荒謬,不僅是為侵略戰爭和殖民主義張目,也是對世界上曾經遭受殖民壓迫的國家和人民的不尊重。
第四,海峽兩岸由于當年的內戰存在著政治對立,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成立并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是在中國這一國際法主體沒有發生變化情況下的政權更替,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地位沒有改變。1971年聯大第2758號決議則從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徹底解決了包括臺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50多年來,聯合國對臺灣的稱謂一直是“中國臺灣省”,這是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唯一地位。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也是包括德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共識。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就是在否認二戰歷史,否認二戰后的國際秩序。”發言人提醒,不管是德國記者還是媒體編輯部,研究歷史問題和發表有關文章時須秉持客觀嚴肅的態度,更應尊重人類有關二戰共同的歷史記憶,不能陷入歷史虛無主義。德國媒體也要秉持負責任的歷史觀,避免助長歪曲歷史、否認一個中國原則的錯誤聲音。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妄圖“倚美謀獨”只會禍害臺灣2023-02-23
- “中華傳統工匠在寶島”速寫之二:世代傳續的“頭手工課”2023-02-23
- 臺灣媽祖聯誼會參訪團一行到天津市五大道參訪交流2023-02-23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盟參政議政工作再展新貌 堅持推進兩岸融合2023-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