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卸任領導人馬英九27日登陸祭祖,此行的一大亮點是隨團的30名“大九學堂”學生。馬英九將帶領他們與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師生舉行座談,與大陸學生進行交流。
馬英九曾在國民黨內創立青年團,卸任后成立“馬英九基金會”,并舉辦“大九學堂”青年營隊。“馬英九基金會”網站稱,此舉是為了鼓勵島內青年學子關心社會,也關心政治、經濟、文化、環保等議題。2019年8月,“大九學堂”開辦第一期,馬英九親自帶學員到金門,參與“金門炮戰”紀念活動。第二期活動于2020年8月開展,由馬親自帶隊前往澎湖、基隆及淡水滬尾炮臺等中法戰爭遺址。
2021年4月,馬英九舉辦“春假同學會”,帶領“大九學堂”60名學子參訪“霧社事件”“牡丹社事件”等抗日遺址。馬英九當時表示,身為臺灣人,應該要認識臺灣,尤其年輕人更應了解臺灣歷史。去年6、7月,馬英九又親自帶隊,特別安排學子參訪“景美人權園區”與“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介紹稱,“大九學堂”對外招生,男女生比例約1比1,招收對象為島內大專院校在校大學生或碩士生,對公共事務有熱情,可以全程參與課程參訪計劃。有意的學生需要寄一份報名表,包括個人簡歷、中文自傳、參加動機、最新成績單,還要錄制一段兩分鐘以內的自我介紹視頻。報名學生還需要寫一篇1200字以內的中文論文,題目在“培養青年的國際觀”“從俄烏戰爭看臺海”中二選一。費用方面免報名費、上課費、參訪費用。
馬英九2022年10月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親自帶學生認識臺灣的古跡,“很多是課本學不到的”。蕭旭岑表示,馬英九非常重視年輕人與臺灣的聯結,因此這幾年營隊都著重與臺灣史有關的重要歷史地點,讓學員體驗到課本沒有的“中國化”聯結。他透露,學員結訓后若有意愿,基金會將協助介紹其擔任民意代表助理或行政首長、國民黨的幕僚。蕭旭岑稱,當前兩岸關系緊張,大陸剛暴發新冠肺炎疫情時,臺灣不愿捐口罩,很傷兩岸感情。“馬先生非常憂慮這種情勢發展,他已無公職身份,無法改變當前政策,但還有能量可以帶著年輕人去交流,盡一切努力降低兩岸緊張關系,跟大陸年輕人交流,認識彼此、重新交流,讓兩岸重啟和平。”
臺灣《聯合報》稱,針對馬英九帶“大九學堂”青年學子登陸,國臺辦表示,“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交往,能夠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青年是兩岸未來的希望,馬英九訪問大陸,為兩岸青年、兩岸學生交流打開另一扇窗,值得注意。(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太曦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于名)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洪都拉斯與蔡英文當局“斷交”啟示錄2023-03-27
- 兩岸農業合作大有可為2023-03-27
- 臺灣社會的“疑美”焦慮只會越來越強2023-03-2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陳靖姑金身塑像“回娘家省親”2023-03-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