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道 臺灣“中時新聞網”25日刊登文章《不是電影、不是幻想,是事實》,作者為大九學堂學員高唯恩。全文摘編如下:
2023年3月27日,跟隨馬英九前往大陸交流的大九學堂學員陸續抵達臺北。一行人在桃園機場踏入登機門,期許融化冰封已久的兩岸情勢。
抵達浦東機場,這趟見證基礎建設狂潮和先進科技魔力之旅也就此展開。百聞不如一見,即便事前已經對復興號上的各項厲害設備有所耳聞,但親身經歷后仍令我嘖嘖稱奇。
我們看到了親切有禮的服務員,還有嶄新、干凈且寬敞的車廂。舒適的座椅,人性化的電動腿托及充電座,每樣設施都費盡心思,讓旅客擁有良好的乘坐體驗。細致的服務、豐富的點心飲品、耐心解答旅客的所有提問,這些都是讓我五星好評的地方。
截至2022年末,大陸的高鐵運營里程已達4.2萬公里。或許就是因為深知民眾和旅客的需求,工程師們才能設計出復興號這樣貼心、細膩的高鐵列車。
3月29日,我們來到中興通訊的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曾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的全自動化倉儲系統呈現在眼前。整潔且高度智能化的工廠和精心打造的人流、物流設計,一切都在高效率運行著。這一機械和計算機的世界,我想任何一個理工人都會為之瘋狂。
3月31日,一行人來到聯影醫療,這里令我深深感嘆有關鍵技術在手是如此重要。影像診斷、放射醫療設備(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系統)這些本是歐美先進國家才擁有的技術,聯影現今已經擁有技術制造并銷售到歐美國家,不再因為關鍵技術被“卡脖子”,這點必須給予高度肯定。
4月2日,我們來到鐵建重工,各式挖掘機械是這家公司的強項,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盾構機。這是一種能更安全地進行隧道挖掘和建造的重型機械,關鍵技術早期被美、德、日等國家壟斷,并且實施技術封鎖、漫天喊價。但我在幾年前就聽聞這一壟斷早已被大陸打破。看到偌大的“地底怪獸”,聽著解說員介紹各項關鍵技術突破及其實質參與臺北捷運萬大線挖掘工作,我看到了兩岸民間合作共創雙贏的成功案例,更期許兩岸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行程最后,我們來到上海洋山港,全球最大的自動化海港真的是實至名歸。自動化設備和控制系統、用計算機控制橋吊裝卸集裝箱、無人駕駛的集裝箱運輸車,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這趟旅程中,我領略了“基建狂魔”的威力。我們既親身見證了歷史,也一同寫下了歷史,此行令人畢生難忘。這趟行程要反思的地方很多,也期許兩岸和平發展、求同存異、共創美好新局。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胞分享廈門湖里奮斗經歷:臺灣青年在這里能收獲滿滿幸福2023-04-25
- 怎么“去中國化”?連“臺灣”這個名字也是中國人取的2023-04-24
- 國臺辦:愿為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互動創造一切條件2023-04-14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大陸之行歸來 馬英九赴歐洲傳達兩岸和平主張2023-04-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