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祖國大陸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為廣大臺商臺企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巨大機遇。過去十年間,廣大臺商拼搏在大陸、奔走于兩岸,收獲了成果,實現了夢想,也對在大陸扎根發展有了更大信心。
黨的二十大在去年成功召開,科學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內需潛力將持續釋放,創新活力將進一步激發。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臺商臺企應如何正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機遇,融入祖國大陸高質量發展浪潮?為此,中國臺灣網采訪了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以下是采訪實錄:
中國臺灣網:有媒體曾評價您是“一介儒商”,是大陸臺商的一面旗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您對廣大臺商臺企應如何正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機遇,融入祖國大陸高質量發展浪潮,攜手推進中華民族經濟騰飛有何建議和期待?
丁鯤華: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國際供應鏈重組,消費市場需求減弱,世界貿易多元化格局因政治對抗而遭受破壞,兩岸經濟發展均受到沖擊,臺商也面臨嚴峻挑戰。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祖國大陸始終迎難而上、穩中求進,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目前,大陸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已逐漸顯示成效,據數據統計,大陸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8%。而臺灣地區第一季度下降3.02%,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5.8%。
兩者相較,大陸經濟發展更趨穩定也更具潛力。面對當前全球經濟的低潮期,兩岸應攜手合作,共同爭取擴大發展機會,才能創造雙贏局面。
民進黨當局此前欲趁新冠疫情在世界蔓延之際,鼓吹并加速推動兩岸“經濟脫鉤”,然而兩岸經貿現況卻反映出臺灣對大陸經貿依存度已達歷史最高值。今年2月,臺灣地區對大陸的出口額為157.6億美元,同比增長39.9%,占臺灣地區出口總額的42.1%,再度印證這一事實。
從長遠來看,廣大臺商仍應以大陸市場為主,重新思考產業布局,借勢借力發展。一是兩岸上、下游分工的供應鏈模式將面臨嚴酷挑戰,臺企應盡早客觀、務實地檢視各生產供應環節,優先考慮在大陸地區自行制造設備與半成品,或尋求更有彈性的合作廠商。二是整合產業供應鏈,在大陸內銷部分投入更大精力,做好由產到銷,從生產端到市場端都在大陸的準備。三是打通電商管道,積極自我提升,并伺機加入科技創新、新能源、5G、新基建等有前景、有政策且有核心競爭力的生產或配套陣營。四是資金操作以大陸金融單位為核心,降低可能風險。
后疫情時代,國際局勢變化萬端,但只有經濟實力才是各國與地區決勝制變的關鍵。短期內兩岸局勢或許不易有所緩和,但本著民眾對生活穩定、樂利安康的要求,我們認為“兩岸合作發展才是硬道理”,期待大家共同珍惜,攜手并進。
中國臺灣網:近年來,祖國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出臺實施包括“31條”、“26條”、“助力臺企11條”“農林22條”等一系列惠及廣大臺胞臺企的政策措施,支持臺商臺企發展壯大。今年剛好是“31條措施”發布五周年,您覺得這五年來在“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上,變化最大、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丁鯤華:過去的五年,大陸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廣大臺商臺企是見證者、參與者,更是受益者。臺企的發展,得益于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與引領,得益于大陸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持續出臺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得益于大陸持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誠意和善意。
“31條措施”中的每一項,都是大陸有關部門、各級干部通過深入調研、廣泛了解臺商朋友與臺灣鄉親的需求與期許,綜合歷年來臺胞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及對政策的建議,才最終推出的,工作量之大,非一般人所能想象。正因有如此細致入微的政策措施,才讓廣大臺商臺企深受感動,堅定發展信心。
從產業發展、創業支持、就業輔導到就醫、求學、安居等生活配套,大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胞。“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臺灣同胞、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是大陸方面作出的真心承諾。
五年間,我們在大陸收獲“滿滿關愛”,也感悟到“兩岸一家親”能創造“無限可能”。
中國臺灣網: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褪去,兩岸工商界逐步恢復實體交流,島內工商企業團體亦組團到大陸訪問、考察,包括經貿合作在內的兩岸交流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不斷熱絡。您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對此有何期待?
丁鯤華:春暖花開之際,島內工商企業團體紛紛組團到大陸訪問、考察,表達希望兩岸經貿繁榮發展、珍惜兩岸和平的呼聲,凸顯兩岸交流融合是臺灣民心所向。
交流創造合作,和平帶來發展。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一個民族。在世界局勢劇烈變化,經濟發展有著更多不確定與不穩定性的當下,兩岸更應緊密合作,深化發展,建立互信,共創雙贏,歡迎更多臺灣的商界朋友來大陸投資、參訪,更歡迎臺灣所有鄉親們來大陸走走看看,了解大陸,看清兩岸現況,大家共同發展,擁抱和平,共創未來。
中國臺灣網:今年是汪辜會談30周年,30年前,首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成為兩岸關系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汪辜會談的基礎是“九二共識”,30年來的歷史已反復證明,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就能改善發展,臺灣同胞就能受益。作為深耕大陸多年的臺商代表,您如何看待“九二共識”在兩岸關系發展中的現實意義?
丁鯤華:3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發展的政治基礎和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奠定了兩岸關系發展的政治基礎。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政治基礎,才能開啟兩岸協商談判,才能實現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創兩岸各領域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
“九二共識” 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基礎,兩岸不應受到個人或外部勢力影響而分裂。全國臺企聯愿持續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希望兩岸產業界攜手前行,共同開拓大陸內需市場、參與高質量發展。
中國臺灣網:作為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同時也是天津市臺資企業協會資深會長,未來您將如何通過自身努力,幫助廣大臺灣同胞認清“臺獨”危害,積極參與到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兩岸融合發展的正義事業中來?
丁鯤華:臺灣社會中存有一種很矛盾的想法,認為只有“獨立”或“兩岸互不隸屬”才能維持現狀,但又深刻了解,走向“臺獨”,臺海局勢必將“水深火熱”。這部分人既想擁有和平、避免戰爭,卻又不愿認同一個中國,轉而寄希望于美日等外部勢力,卻也明確知道,所謂“外部援助”只會徒增兩岸禍端,并不會改變完全統一的結果。
我們希望用更多方式、創造更多機會讓臺灣民眾了解,支持“九二共識”、認同一個中國原則所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和平統一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方案,對臺灣民眾最有利。
作為祖國大陸發展的見證者,廣大臺商緊跟祖國發展步伐,享受繁榮興盛果實,分享不凡成就的紅利。未來,我們將更加全面地支持兩岸各界交流交往,深化合作、相互理解、建立互信,更希望臺灣朋友特別是臺灣青年,能看到兩岸共同發展、和平統一后廣大的發展空間,富強的中華盛世永遠是屬于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奏響兩岸一家親2023-02-07
- 在廈臺灣青年:來到大陸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兩岸一家親”2022-12-08
- 兩岸專家共治“團團” 盼見證“兩岸一家親”2022-11-08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寧波北侖區兩岸女同胞共同慶祝母親節2023-05-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