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6月13日訊 初夏的峽山,綠樹成蔭,生機盎然。山東省內最大水庫——峽山水庫的西岸,30公里長的環湖柳堤如同一條舒展的長臂,將綠水青山擁在懷中,為游客奉上一幅獨特美麗的山水生態畫卷。
據悉,濰坊市王家莊街道今年招商引進臺灣陽光曼波農漁業產銷合作促進會,傾力打造濰水左岸文旅展項目,聚焦生態文旅發展,立足環湖漫道優勢,串聯各村實行連村協作,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協同推進的轉化路徑。
依托資源稟賦 扮靚綠水青山
在王家莊街道埠望莊村,一片由廢舊廠房改造而成的雨林生態科普館正在火熱施工中。景區大門與眾不同,菱形框架內鑲嵌各類卡通玩偶,一下子抓住大人孩子的眼球。旋轉的風車、跳動的“松鼠”、多彩的鉛筆、呆萌的“小鹿”等,通過空間情景化的營造,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從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這個雨林生態科普館突出低碳環保理念,在保證安全和營造景觀的同時,將此處廢棄廠房用溫室的方法進行改造。建成后將有雨林植物館、螢火蟲生態館、沙漠植物生態圈、蘭花植物館等。”臺灣陽光曼波農漁業產銷合作促進會理事長黃文祥,既是這個項目的策劃者也是施工者。常年戶外作業風吹日曬,他的皮膚黝黑,嗓門洪亮。
今年國內旅游市場強勢復蘇,全域旅游、鄉村度假趨勢已然到來,峽山區作為濰坊的生態后花園,具有十分優越的生態、環境、地理優勢。據悉,濰水左岸文旅發展項目建成后,東瞰峽山湖美景,環湖漫道穿行,雨林生態科普館、奉茶亭、鐵馬驛站等景點和服務設施星羅棋布,涼亭綠植、觀景棧道點綴其中,讓“濰水左岸”真正成為濰坊市區周末度假游勝地。
推動聯村協作 實現產業升級
在集約化、融合化發展的大趨勢下,原先那種各景點各村落單打獨斗式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潮流。于是,在濰水左岸文旅發展項目規劃中,產業融合戰略和聯村協作戰略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我們按照‘旅游+’的思維和模式,以循環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為基本依托,推動旅游與農業、農產品升級、文化、教育、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以農帶旅,以旅促農,提升產業附加值。”臺灣陽光曼波農漁業產銷合作促進會理事長黃文祥說,他們利用峽山當地特產食材,將臺灣鳳梨酥生產工藝進行改良,教村民烘焙技術,另外以地方農業特產為食材研發綠色健康的伴手禮,讓村民成為匠人,帶領周邊農村產業升級。在此基礎上,聯合沿水庫各村莊,把量產化的工廠、作坊集中起來,或者將分散的各村連成一個集中部落,各具特色、各司其職,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實現協作共榮。
日前,濰水左岸聯村協作項目啟動儀式暨首屆文化旅游節開幕,櫻桃采摘節、捕撈節、啤酒節等系列盛會輪番登臺。統計顯示,今年“五一”期間景區累計接待游客7.5萬人次,帶動消費680余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0%。
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不少年輕人紛紛前來創業。在雨林生態科普館大門口附近,一個名為“山水間的家”露營基地剛剛建成投入使用。露營基地的負責人趙昊說,這里是環湖路的起點,緊挨著雨林生態科普館,占盡天時地利,他對發展前景充滿希望。
“我們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生態優勢,不斷增強‘濰水左岸’區域生態經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王家莊街道黨工委書記、四級調研員劉振軍說。(中國臺灣網、濰坊市臺港澳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擦亮生態底色 繪就和美藍圖2023-06-09
- 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對接活動在河南舉行2023-05-15
- 福州出臺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三條措施2023-05-1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灣鄰里訪黃山 共架皖臺連心橋2023-06-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