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6月30日訊 6月30日下午,由漳州市人民政府、閩南師范大學主辦,東山縣人民政府、閩南師范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承辦的第三十二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關帝文化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東山縣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10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漳州,共同探討兩岸關帝文化新融合與發展。
第三十二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關帝文化學術研討會召開。(圖片來源:閩南師范大學)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在致辭中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關帝文化新的時代價值和當代意義,更好發揮包括關帝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作用,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關帝文化是維系兩岸中華兒女情感的精神紐帶之一,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推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促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致辭。(圖片來源:閩南師范大學)
原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廈門大學教授洪華生強調,傳承和弘揚忠、義、仁、勇、禮、智、信的關帝文化,具有時代價值意義,對于中華兒女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海峽兩岸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兩岸學者不斷賡續關帝文化的寶貴精神,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凝聚正能量。
閩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順興指出,關帝文化是閩南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分支,也是閩南師范大學以閩南文化為媒介、勾畫海峽兩岸心靈契合同心圓的重要內容。此次研討會深入挖掘、研究、傳承和弘揚關帝文化,對于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繼承、創新性發展必將產生積極作用。
閩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順興致辭。(圖片來源:閩南師范大學)
臺灣成功大學教授陳益源表示,關帝的忠義精神象征,是超越族群、地域與國界的,這也是海峽兩岸應該共同珍惜、維護并且致力闡揚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開幕式后舉行閩南師范大學與東山縣人民政府“關帝文化”雙遺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和共建“閩南師范大學閩南文化研習基地”揭牌儀式。閩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順興,東山縣委書記何靄代表雙方簽約,并共同為“閩南師范大學閩南文化研習基地”揭牌。
閩南師范大學與東山縣人民政府“關帝文化”雙遺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圖片來源:閩南師范大學)
據悉,本次研討會為期3天,研討會期間還將舉行分論壇研討交流活動,來自兩岸的百余名學者將圍繞海峽兩岸關帝文化新融合與發展、打造東山關帝文化品牌等進行交流發言。(中國臺灣網、閩南師范大學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兩千多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送清涼”2023-07-03
- 福建產明膠首獲歐盟“綠卡”2023-07-03
- 福建省校服產業規模居全國前列2023-07-03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廈跨海高鐵跑出時速453公里!島內學者驚呼2023-07-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