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福州鼓山涌泉寺被譽為“閩剎之冠”,是明清以來東南禪宗的重要道場。在明清,大批閩人入臺,將佛教傳入臺灣。連橫《臺灣通史》指出:“(臺灣)佛教之來,已數百年,其宗派多傳自福建。”《臺灣省通志》載:“佛教之本流由福建鼓山及西禪兩大叢林傳來。”連戰參訪涌泉寺時,曾書“法緣一家”,以簡明的語言,勾勒出兩岸佛教法脈相承,同是一家的密切聯系。

      2017年,鼓山在臺法系觀音山凌云寺、大湖山法云寺、月眉山靈泉寺、大崗山超峰寺回山禮祖,在涌泉寺留下石刻“法脈永系,登傳寶島”,立于寺左通往靈源洞的路旁。這四所寺院正是早期臺灣佛教的四大法脈,均與涌泉寺緊密相連。

      清同治十一年(1883年),涌泉寺理明法師在臺北觀音山辟茅結廬,與同戒師兄寶海禪師于此潛修,后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同本圓、覺凈兩位法師創建凌云寺。本圓法師系臺灣基隆人,在涌泉寺依振光法師受具足戒。覺凈法師系臺灣中壢人,在涌泉寺依本圓法師出家。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善智、妙密兩位法師同往涌泉寺受具足戒,參學苦修。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二人相攜返臺,講經弘法,在臺灣基隆創建月眉山靈泉寺。在善智、妙密兩位法師圓寂之后,在涌泉寺受具足戒的善慧法師繼續興建靈泉寺的殿宇。

      清光緒年間,在涌泉寺受戒返臺的義敏法師與其弟子永定法師入駐超峰寺,開創大崗山法派。

      1912年,妙果法師至福州,禮請涌泉寺覺力法師赴臺,合作創建法云寺。妙果法師系臺灣桃園人,依覺力法師削發出家,在涌泉寺受具足戒。覺力法師系廈門鼓浪嶼人,在涌泉寺依萬善法師削發出家,后受戒于涌泉寺本忠法師,駐臺弘法多年,影響甚廣。

      法云寺的創建者出身于涌泉寺,靈泉寺、凌云寺、超峰寺的創建者除永定法師外,均在涌泉寺受具足戒。這四所寺院作為涌泉寺在臺法脈傳承,又各有諸多分燈寺院,學習、繼承了涌泉寺的教義儀軌,在涌泉寺和臺灣佛教之間建立起直接或間接的法緣聯系。這一努力,在日據臺灣時期,推動了中國傳統佛教在臺灣的拓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日本對臺影響。

      明清以來,許多臺灣人曾游覽鼓山,到訪涌泉,其所感懷,常詠述于詩歌,留作于碑刻,或敬獻楹聯,或書寫題記。如明王克復《重建白云廨院碑》所記:“予惟鼓山,全閩勝境也……其東則巨海汪洋,當風收煙斂,萬里一碧,遠而琉球諸山,咸在目睫之下……是寺實據江山之會,名公巨卿,騷人墨客,登眺游覽者,殆無虛日,遠方來閩而往游者,十常八九焉。”鼓山涌泉寺為閩中圣地,這些題詠是涌泉寺中閩臺法緣之例證。

      在天王殿,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臺灣新竹花翎侯建道拱辰鄭樹南敬獻楹聯:“世界大千,瞻微笑道容,愿眾生皈依此地。法門不二,禮圓隆寶相,看名山高占全閩。”天王殿有彌勒佛,笑口常開,故上聯以“微笑道容”言其廣納大千眾生。下聯則言,入得鼓山可尋不二法門,禮莊嚴佛像,訪名山圣地。

      在大雄寶殿,有清光緒壬午年(1882年)季秋臺灣信眾敬獻的兩副楹聯。一副為臺南彰化林本堂敬獻:“象教海濱來,主講木魚喧十地。龍靈天半伏,探奇石鼓冠三山。”上聯寫涌泉寺香火鼎盛、佛法大興;下聯述靈嶠法師收毒龍之事,言鼓山之奇冠福州。另一副為臺南彰化林錦榮敬獻:“青簡遙傳,歷唐宋元明,天興象教。綠榕環護,合東西南朔,佛鎮龍靈。”上聯言涌泉寺歷史淵源,下聯述涌泉寺景物傳說。

      另有楹聯三副。一副在韋馱龕前,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臺灣基隆許松泉、許松英合獻楹聯:“護法安僧,親受靈山咐囑。降魔伏怨,故現天將威風。”楹聯對仗工整,道出韋馱護法天神的身份與其降魔伏怨之勇猛。兩副在山門亭石柱。1913年陽月谷旦,臺灣阿候新東勢信士李盛福敬獻、釋今香敬書:“弘菩提之愿,開入圣之門。”1913年陽月谷旦,臺灣臺南廳武廟街信女林朝姑敬獻:“石鼓喧海島,靈泉潤寰區。”聯中“海島”即為寶島臺灣,“寰區”為人世間。此聯在感嘆山寺靈秀的同時,也表達涌泉寺傳佛法至臺灣,傳妙法與世人之意。

      從1882年到1913年,這六副楹聯跨越了動蕩不安的30年,在臺灣被日本侵略的情況下,當時的臺灣人民仍保持著和大陸的聯系,將朝禮圣山、國泰民安的祈愿寄托于楹聯之中。

      鼓山的摩崖石刻有“東南碑林”之稱,拂觀石刻,其中不乏臺灣人民留下的書跡。靈源洞下有喝水巖,因五代僧神晏叱喝西澗之水而逆流東澗而得名。清乾隆壬午年(1762年),臺南王在鎬、何希梁也以“喝水”為題作詩,刻于崖壁。臺南王在鎬題行書:“水返前溪去,云仍巖下留。僧歸啼鳥夕,聲色未全休。”描繪澗水逆流,云橫巖下,僧人晚歸,啼鳥相伴之勝景。臺南何希梁題行草書:“水流因喝返,千古絕喧豗。猶有懸巖瀑,還從雨后來。”直言盡管此處水流因喝而退,但雨后仍有瀑布自懸崖落下。

      更衣亭西側,有“宏法利生”摩崖石刻,下款“民國甲子年四月”“衲善慧書”。善慧法師出生于臺灣基隆,禮景峰和尚為師,在涌泉寺受具足戒。民國甲子年(1924年),涌泉寺傳授三壇大戒,善慧法師從臺灣靈泉寺至涌泉寺擔任羯磨阿阇黎。此石刻系善慧法師于戒期結束時,以弘法利生自勉所刻。

      達摩洞邊西向,1933年臺南法華寺住持善昌法師與基隆靈泉寺住持德馨和尚回鼓山禮祖,為紀念善慧和尚出家30年,同泐石“無孔鐵錘”。

      另有題刻碑記,其書寫者雖非臺灣人,但與臺灣有密切聯系。法堂內,有鎮守福州將軍慶霖、臺灣府知府慶保二人題刻匾額“寶珞莊嚴”,上款“嘉慶九年歲次甲子仲秋吉旦重修,光緒甲申孟夏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正式在臺南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此匾由滿族鑲黃旗人慶霖、慶保所立,正是閩臺親密關系之印證。(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91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xxx毛茸茸的亚洲|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