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7月5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在兩岸關系的特殊歷史背景之下,兩岸和平的真正意義,在于將“冷戰”型態的軍事對峙、政治對抗的消極和平,轉變為兩岸共存、共榮、永續的積極和平。更進一步講,兩岸應該追求的積極和平,應包含3要素:第一,兩岸要建立起維護、促進和平的制度;第二,兩岸民間要深入交流合作,讓人民之間降低乃至消除彼此誤解和敵意;第三,兩岸和平需同時符合雙方尊嚴與利益,不強人所難。
然而,在臺灣政壇上,并非所有人都真心希望兩岸實現主動和平。有些人打著“維護和平”的旗號,實則進行獨裁統治、破壞現有秩序;有些人高呼“捍衛和平”的口號,目的在出賣臺灣尊嚴和利益,向美日卑躬屈膝,換取茍且偷生。這些人口中的“和平”,不過是假和平、惡和平,是以和平為名,行惡行之實。
蔡英文雖然口頭上表達希望兩岸對話,但實質行動及背后動機,都是讓兩岸在軍事上形成“恐怖均衡”,讓臺海情勢越來越復雜敏感。“恐怖均衡”的結局就是安全困境,中國大陸被迫開展針對美臺勾連的軍事威懾行動,民進黨當局又借機生事,大肆鼓吹“全民備戰”。
民進黨當局根本就不愿意看到兩岸人民和睦友善,因為它本就是個“選舉機器”,只在乎贏得選舉,從而不斷地人為制造沖突、矛盾,炒作“抗中保臺”,販賣“芒果干”來騙取民眾選票。至于綠營政客口中的“兩岸和平”,則完全是欺騙、套路。比如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在參選后,一直口口聲聲說要兩岸和平、甚至稱自己支持兩岸交流合作,但如今他又反對服貿、反對交流,還聲稱“一中框架是假和平”,“臺獨金孫”本色暴露無疑。
“和平是當前最時髦的名詞口號,證明大家都渴望和平。”新黨主席吳成典說道。但大家要分辨真假和平,試問主張“臺獨”如何帶來和平?不愿意承認“九二共識”,如何開創和平的機遇?不愿面對和平統一、討論和平統一,如何開展和平之路?不接受一中原則、不面對統一,和平就是空中樓閣。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民進黨當局所謂的兩岸和平論述就是“假和平”——既沒有維護和平的誠意,也提不出促進和平的辦法。反過來,每當臺灣的有識之士提出兩岸和平發展的構思和見解,就立即被民進黨抹黑成“投降派”、被抹紅成“大陸同路人”,這再次坐實了民進黨才是兩岸和平的挑釁者與危害者。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指出,民進黨當局明知自己一意孤行搞“臺獨”意味著戰爭,卻不許老百姓擔憂戰爭帶來的災難。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民進黨不放棄“臺獨”立場,就沒有資格奢談“和平”,就是戰爭恐懼的始作俑者。(葉孤樓 海峽之聲)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守護共同的文化記憶 ——臺灣青年鄭孟桓的創業故事2023-07-06
- 兩岸數字化轉型和元宇宙發展研討會在南京舉辦2023-07-06
- “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走進臺中分享兩岸傳家篇章2023-07-0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攜手,打造有溫度的養老服務業 ——海峽2023-07-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