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日月譚天丨“Z世代”變“厭世代”,島內青年希望何在?

      日前,數以萬計的島內青年冒著酷暑,聚集在臺北街頭,表達對臺灣社會不公不義的強烈不滿。

      譚主看到島內媒體報道,參加集會的青年受訪表示對蔡當局“非常失望”:“答應人民的事情,很多根本就沒有做到”……

      島內青年烈日下的怒吼,能夠觸動在室內吹著冷氣的民進黨政客嗎?

      看不到希望

      島內青年成“厭世代”

      譚主翻查資料發現,蔡英文上臺時,曾承諾要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臺灣。七年多后,在滿分為10分的調查中,島內民眾僅給出了3.72分的超低分。

      另一家島內媒體針對18至49歲青壯年的民調結果顯示,六成受訪者認為,即便自己努力工作,未來也沒有機會拿“高薪”。有高達87%的人認同“臺灣年輕人的薪水太低,未來沒有希望”的說法。

      日月譚天丨“Z世代”變“厭世代”,島內青年希望何在?

      為了解這些媒體報道背后的深層含義,譚主采訪了北京聯合大學朱松嶺教授。朱教授說,一些研究表明,越來越多島內年輕人被迫放棄了實現理想和個人價值等這些“大確幸”,轉而去追求諸如一杯咖啡的“小確幸”。這種無奈的選擇已經嚴重損害了島內年輕人的尊嚴,極大壓縮了他們人生的可能性。

      臺灣《聯合報》在一篇檢討蔡當局七年疏失的社論中指出,青年前景黯淡:年輕世代平均薪資遠遜于其上一代,他們追求的“小確幸”人生,卻驟然面臨服兵役、上戰場的突襲,其不滿可想而知。

      日月譚天丨“Z世代”變“厭世代”,島內青年希望何在?

      于是乎,你很容易在島內社交平臺上看到抱怨、嘲諷工作與生活的內容。曾有島內媒體針對這個現象作專題報道,將這些看不見未來的青年人稱為“厭世代”。這個說法引發島內網友廣泛共鳴,迅速成為網絡流行語。

      日月譚天丨“Z世代”變“厭世代”,島內青年希望何在?

      島內媒體專題報道配圖

      在專題報道的導語里,譚主看到了這樣的描述——“他們是90年代前后,銜著鼠標出生,素質最優秀的一代,也是在變化劇烈的年代中,彷徨、不安、疲憊地尋找光亮的‘厭世代’”。一出生就與網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本應充滿朝氣和希望的“Z世代”,怎么就成了充斥著無力感的“厭世代”?

      “厭世代” 誰之過?

      島內經濟專家告訴譚主,困擾“厭世代”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與臺灣錯失產業結構調整良機有很大關系。近年來,隨著島內制造業逐漸外移,就業人口移往服務業。如今,服務業已占島內生產總值的七成,聘雇人力占了總勞動人口的六成。問題在于,服務業門坎相對較低,臺灣內需市場又不夠大,造成了行業發展空間不足。

      朱松嶺說,島內年輕人期待通過對傳統產業和服務業徹底轉型改革,從整體上改善勞動力市場的狀況。但民進黨當局所有的心思都花在選舉上,根本就沒有考慮年輕人應該怎么活下去。要不是當年他們為了一己之私,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臺灣也不會錯過經濟整合與升級的機會,“厭世代”的生活也不至于這么苦哈哈。

      日月譚天丨“Z世代”變“厭世代”,島內青年希望何在?

      朱教授進一步指出,民進黨政客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選票,鞏固權力,島內的長遠發展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他們只求當選后盡快出“成績”,凈做一些短平快的項目,那些需要時間沉淀才會見效的發展規劃碰都不會碰。也正因為如此,民進黨上臺后,島內“五缺”“七缺”等問題愈發嚴重,發展受阻,民不聊生。

      最可恨的是,民進黨當局為了政治私利,瘋狂出賣島內民眾利益。他們豪擲220多億美元購買武器,將臺積電拱手送人,簽署不平等“貿易協議”,放任臺灣核心產業優勢和整體經濟競爭力被削弱。

      日月譚天丨“Z世代”變“厭世代”,島內青年希望何在?

      臺民眾在街頭掛起橫幅

      在民進黨一通瞎折騰下,今年臺灣首季生產總值同比負成長3.02%,創14年來新低;出口數據已連續十個月下滑,經濟前景一片黯淡。

      由此可見,醉心選舉、鼠目寸光、“倚美謀獨”的民進黨政客,是不折不扣的經濟民生“毒藥”,“厭世代”成了一群活生生的受害者。

      推進兩岸深度融合

      助力翻轉“厭世代”人生

      民進黨當局的短視,導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么,島內“厭世代”的希望到底在哪里?

      長期研究兩岸經貿關系的專家告訴譚主,臺灣作為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出口一直是島內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多年來,大陸穩居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為島內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位專家進一步指出,兩岸經濟互補,對臺灣而言,只有堅決反對兩岸經濟“脫鉤”、產業“斷鏈”,進一步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才能借助大陸巨大的市場、豐富的資源、完備的產業配套,助力島內經濟取得更好發展,讓包括“厭世代”青年在內的廣大臺胞更多地獲利受益。

      日月譚天丨“Z世代”變“厭世代”,島內青年希望何在?

      2023年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

      隨著兩岸融合逐步深入,大陸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機會向島內青年敞開。大陸出臺的一系列惠臺政策,也為臺青更好融入、實現更大發展提供了極大幫助。朱松嶺說,這讓一些不甘心在沉淪的環境中“躺平”、想要擺脫“厭世代”魔咒的島內青年,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臺灣當局勞動事務主管部門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近五年選擇離開臺灣發展的島內大專院校畢業生中,來到大陸的人最多,人數超過1.2萬名。他們在大陸生活、工作、創業,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已經完全甩掉了“厭世代”的標簽。

      多位受訪專家對譚主說,島內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只有搭上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快車,島內經濟才能有更好前景,島內青年才會看得到希望。奉勸民進黨當局,真正“謙卑”地傾聽年輕人的心聲,順應島內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否則必將淹沒在時代發展的滔滔洪流之中。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SUV|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综合|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