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9月14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臺辦副主任潘賢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和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介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答記者問。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當前,包括福建在內的大陸各地正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具有良好基礎,有廣闊發展空間。《意見》如何支持臺胞臺企參與閩臺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融合?
叢亮:目前,大陸逐步發展形成了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和競爭力比較強的產業體系,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機械裝備、輕工紡織這些產業規模全球領先。近年來,我們出臺了同等適用于臺胞臺企的支持政策,支持臺胞臺企參與福建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等產業發展,加快建設海峽區域創新平臺,為臺胞臺企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意見》要求,支持通過配套制造、技術共研、品牌共建、市場共拓、資本合作等方式進一步深化閩臺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融合發展。主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
第一,加強閩臺產業合作。重點支持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寧德動力電池集群等建設成為集聚兩岸要素資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基地和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
第二,創新兩岸社會資本合作方式。推動設立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基金,支持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臺資板”的創新升級,加強與新三板的合作與對接,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在閩優質臺企在大陸上市,鼓勵更多臺灣企業參與大陸金融市場發展。
第三,促進臺灣農業漁業和中小企業在閩發展。鼓勵臺灣農漁民參與福建農村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用地、融資、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并且在服務貿易、未來產業、時尚創意、旅游資源開發等領域支持擴大閩臺合作。
第四,加強閩臺科技創新合作。鼓勵閩臺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推動在閩臺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支持福州、廈門建設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閩臺人才的集聚平臺。打造海峽兩岸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支持臺胞臺企參與綠色經濟發展。
希望臺胞臺企能夠積極參與,在深度融入中國式現代化以及福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共同建設兩岸現代化產業體系,共同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不斷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央支持廈金加快融合發展,統派領袖戚嘉林:2023-09-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