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承兩岸,魯臺共發展。近日,第27屆魯臺經貿洽談會暨2023臺商大會(以下簡稱“魯臺會”)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本屆大會以“中國式現代化的魯臺融合發展新機遇”為主題,舉辦三大主體活動、9項專項洽談及海峽兩岸云上博覽會等。來自海峽兩岸的27個團組259名臺商代表相聚“風箏之都”,共敘情誼、共話合作、共謀發展。14個重點臺資項目在活動開幕式上進行現場簽約,總投資額達11.97億美元。
提供廣闊舞臺
“魯臺會從1994年至今持續舉辦近30年,展示出兩岸交流合作的強大生命力。”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在魯臺會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本屆魯臺會著力推動兩岸在農業、元宇宙、智能制造、文化旅游、醫療康養等產業進行合作,希望廣大臺商積極搶抓山東新一輪發展機遇,在齊魯大地實現更好發展。“兩岸企業家峰會將積極為魯臺企業交流合作牽線搭橋,推動實現優勢互補,促進融合發展。”郭金龍說。
作為第8次參加魯臺會的“老面孔”,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特別關注本屆大會的主題“中國式現代化的魯臺融合發展新機遇”。“中國式現代化對臺商來說不是空洞的概念,是實實在在的廣闊機遇。”李政宏認為,不論是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新型城鎮化,還是城鄉一體化、鄉村振興等,都給臺胞臺企創業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他呼吁廣大臺商臺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堅定信心繼續扎根大陸,實現更快更好發展。
“我們愿與廣大臺商一道,共享發展新機遇,深化低碳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等領域務實合作,聚力加快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合作區建設,推動魯臺融合發展再上新水平。”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表示,將持續完善魯臺經貿合作機制和惠臺政策,努力讓廣大臺商在山東放心投資、安心發展、舒心生活。
促進產業合作
作為本屆魯臺會的主體活動之一,2023海峽兩岸農業論壇·數字賦農大會吸引不少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參與,并圍繞如何促進兩岸農業科技合作、深化兩岸農業融合發展作了深入交流。
“長期以來,農業在兩岸經貿關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林國華說,臺灣在精致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智慧農業等方面有著豐富的成功經驗,值得山東學習借鑒。隨著山東不斷調整和完善農業產業鏈,魯臺雙方在農業領域的合作空間越來越大。“我們期盼能夠在產品流通、產業投資、技術應用、人才交流等方面與臺灣業界加強合作,歡迎更多臺灣企業在山東投資興業。”林國華說。
“現代農業的生產體系持續升級演變,從包裝運輸的冷鏈形態到終端市場的銷售模式,都在不斷突破。”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莊久毅認為,山東在農業科技研發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魯臺應在農業領域加強交流合作。
線上線下相結合,是本屆魯臺會的又一特色。本屆魯臺會海峽兩岸云上博覽會設立了“元宇宙及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及新能源”“食品及預制菜”“鄉村振興和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文化教育及港澳特色主題”5大展區,組織行業相關企業線上對接洽談,建立合作渠道。
發揮各自潛力
“這是我首次踏上齊魯大地,山東人文地理及自然環境俱佳,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表示,魯臺會至今舉辦了27屆,魯臺兩地淵源深厚、合作優勢明顯、發展空間巨大,要充分發揮各自潛力,不斷加強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臺灣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今年已是第15次參加魯臺會。他感慨道,近段時間,兩岸各領域交流愈發熱絡,同胞之間心貼得更近、情系得更緊。“只要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不斷,持續融合發展,兩岸同胞就會越走越近、越走越親。”賴正鎰說,兩岸關系好,臺灣才會好。他希望兩岸各領域交流越來越頻繁,兩岸同胞攜手努力,共創兩岸經貿交流的美好新時代。
“本屆魯臺會有助于推動兩岸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潘賢掌表示,當前祖國大陸正聚焦綠色發展、新型工業化、生物科技等重點領域,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希望廣大臺灣同胞積極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致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攜手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潘賢掌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灣霧峰林家后裔來漳州薌城參訪交流2023-09-22
- 焦點訪談:兩岸一家親 融合向未來2023-09-22
- 匯聚兩岸力量 齊盼融合發展2023-09-1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對話兩岸 光影流轉?——第三屆IM兩岸青年影2023-09-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