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9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下稱《意見》)全文正式發布,提出全方位、寬領域、廣覆蓋推進福建省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具體指導意見和措施。廈門大學多位涉臺學者就此發表評論,對《意見》進行了實時的解讀。
廈門大學港澳臺研究中心主任張寶蓉教授表示,《意見》目標明確,內容豐富,措施有力,體現出三大亮點:一是強調全域。《意見》不但對福州、廈門、平潭三個對臺交流先行區提出了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要求,也十分重視發揮泉州、漳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等地市的特色和優勢,提出各地開展融合實踐的重點和載體,強調全域推進,均衡兩岸融合發展的區域分布格局。二是強化落地。《意見》提出的21條舉措有方向、有細節、可操作,明確指出福建省各行業領域開展兩岸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和實踐路徑,譬如,“開展臺胞擔任在閩非宗教社會組織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試點”,“支持臺灣優勢特色產業企業以多種形式在閩參與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制辦學”等提法都頗具新意,且容易落地。三是注重協調。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黨中央的全面領導和高度引領下,需要政府各部門協調聯動、通力合作。《意見》第19、20、21點對牽頭部門、主體責任方、法制保障、財政支持等都進行了部署,協調保障有力有序。張寶蓉教授指出,《意見》指明了福建省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三大融合發展方向:一是登陸臺胞臺企的在地融合。來大陸發展、交流合作的臺胞臺企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有力推動者。《意見》對“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內涵指標進行深化和細化,從人員往來、交通運輸、物流、求學就業、社會參與、生活保障、司法服務等方面保障登陸臺胞臺企的權益,提升臺胞臺企的在地融入程度,豐富其融合體驗。二是與臺灣各行業領域的創新融合。在經貿領域,提出“閩臺共建企業合作聯盟”、“推動設立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基金”、“探索兩岸服務貿易合作發展新業態”、“推動在閩臺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等;在社會人文領域,提出“加強涉臺智庫建設、與臺灣各類智庫交流合作”、“開展棒壘球等青少年特色體育項目合作”、“鼓勵臺灣文化業者投資入駐”、“打造兩岸流行文化中心”等。三是廈門與金門、福州與馬祖的示范融合。《意見》強調,廈門與金門、福州與馬祖、平潭綜合試驗區要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示范引領的效應,加快融合進程,用這三大示范融合點架起兩岸民眾的“連心橋”,率先走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特色。
廈門大學港澳臺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張羽教授認為,《意見》明確提出了“深化閩臺社會人文交流”,“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擘畫出優化閩臺文化圈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格局。張羽教授表示,根據閩臺文化資源特點和合作基礎,未來將在文化產業合作平臺建設、閩臺合作項目對外展示、影視精品聯合制作、兩岸流行文化中心建設、涉臺文物保護工程、閩臺非遺文化傳承、閩臺宗教交流、閩臺宮廟和建筑保護、閩臺民間信俗保護與傳承、閩臺聯合考古、閩臺民間組織合作、涉臺研究機構建設、閩臺歷史展示溯源工程等方面力促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以高效聯動的機制加強文化建設,推動多層次的深度交流。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助推閩臺文化高質量發展,厚植文化親緣的沃土。用越來越多有質量的文化活動,涵養閩臺人民、講好閩臺故事。未來,福建將擔負起重要的文化使命,“人文閩臺”建設也將邁入新階段。
廈門大學港澳臺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樺副教授從兩岸青年融合發展視角發表看法。唐樺副教授認為,《意見》提煉出進一步深化兩岸青少年交流交往的發展方向和具體舉措,具體包括:
一是擴大兩岸青年交流群體的范圍,從高校為主擴大到中小學的校際交流,多種方式擴大招收臺灣學生規模,讓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少年參與到兩岸交流中來。
二是強調多元化合作,除了支持兩岸高校合作辦學,還突破性地提出支持臺灣企業參與職業學校的股份制和混合制辦學。
三是尋求多領域靈活開放,讓臺灣青年在福建可以有更開闊的職業選擇方向和更深度的社會參與,有利于臺灣青年在實現個人理想的同時,深度參與福建的高質量發展。
四是更重視兩岸青年間常態化交流機制的設立,比如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臺建設,加強各行業青年團體之間、青少年特色體育項目之間的合作交流。
五是用兩岸青年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優化傳播管道,比如充分運用新媒體、流行文化和互聯網,增加臺灣青年在交流中的體驗感和互動感。
廈門大學港澳臺研究中心研究員謝銀萍分析,《意見》表明了黨中央持續加大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走廣、走實、走深的明確立場、清晰思路和政策方向,我們要抓住要領,認真貫徹落實:
一是把準融合發展的意涵維度。兩岸融合發展并非單一政策工具,其兼顧多維、動態、互動、漸進等鮮明特征于一體,重在如何根據現實條件和制約因素進行組合排序優化,將已成熟的項目推向“深”和“實”,將有潛力的項目敢于“提”和“促”。
二是把準“融合發展”的核心價值。“深化各領域融合發展”是融合發展理念的重要延伸,與“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互為支撐,協同共進,密不可分,其本質是兩岸同胞福祉所依、命運相連的共同訴求,更是新時代黨和中央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實踐路徑。
三是大膽破解融合發展的阻滯痛點。當前兩岸深層次及結構性矛盾依舊存在,這從本質上制約了融合發展的推進速度和整體成效。從在陸臺胞方面看,其在社會參與、社會融入、社會交往、情感共通、制度認同等方面存在差異。從大陸方面看,政策供給、政策對接、政策落地、政策反推優化等鏈條尚未實現無縫銜接,缺乏成熟完善的評估機制。(來源:廈大臺研院)
責任編輯:莊婷婷
- 2023年海峽兩岸檢察制度研討會在漳州召開2023-09-25
- 2023閩臺匠人匠心交流活動在榕舉行2023-09-24
- 一周看臺:深化融合發展 頗具指標意義2023-09-2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對話兩岸 光影流轉?——第三屆IM兩岸青年影2023-09-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