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9月25日刊發題為《福建試點兩岸融合的關鍵》的社論,社論認為兩岸融合新政體現了大陸的誠意和自信。文章編輯如下:
大陸日前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簡稱《意見》),帶出的信號包括歡迎臺灣居民到大陸求學、工作、投資、生活,以福建為試點,探索兩岸機制融合與人民心靈契合之道,打造金門與廈門、馬祖與福州“共同生活圈”。
過去臺人西進大陸旅游、經商、求學、創業,由于兩岸社會、政治、法律等都有不小的差異,臺灣居民在通關、旅行、住宿、小額支付等方面都與大陸居民不同,長期居留者感觸更深。手機便利化對大陸居民而言極為方便,臺人反而更加不便。
2017年1月大陸召開對臺工作會議,提出研究出臺“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的政策措施”等。2018年9月,大陸開始推行臺灣居民居住證,臺灣居民在大陸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即可申請領取。居住證的外觀與號碼編排與大陸居民身份證極為相似,等于開啟在大陸的數字生活大門,搭乘火車可直接刷證進站上車。
最新發布的《意見》則特別指出,要“擴大臺灣居民居住證身份核驗應用范圍,努力實現臺灣居民居住證與大陸居民身份證社會面應用同等便利”,旨在讓登陸臺人在大陸生活更便利,最終愿意融入大陸。
北京如此重視落實臺灣同胞“居民待遇”,反映了對岸“和平統一”不只是說,而是要做。兩岸融合是和平統一的過渡,讓統一的好處可以體驗,這是破解兩岸走向兵兇戰危的務實之舉。這背后是誠意,也體現大陸的自信。未來臺人到大陸入住酒店、搭乘交通工具、醫療就診、就學就業,以及參與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等,都可望更方便。
不過,三年疫情阻隔加上兩岸關系緊張,令兩岸心理鴻溝一時難以紓解,不但官方溝通對話幾乎中斷,連民間交流都困難重重。臺人是否愿意到大陸生活,在大陸生活更便利是否足以落實兩岸融合,還有更多方面的問題需要考慮。落實兩岸融合,吸引更多民眾愿意過去走走看看,也需要更多創意。譬如,將“居民待遇”由現實空間延伸覆蓋到虛擬空間。
大陸數字化服務發展迅速,但因身份認證方面的挑戰,臺人往往難以享受大陸網絡應用的便捷。《意見》提出要做好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法治保障工作,有關方面應負起責任,認真落實。(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所謂“自造潛艇”將解放軍限制在第一島鏈內?國臺辦:不自量力2023-09-28
- 國臺辦:兩岸相關宮廟正在積極籌備湄洲媽祖祖廟赴臺巡安2023-09-28
- 大陸與東南亞國家合作打擊電信詐騙 國臺辦:積極維護兩岸同胞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的一貫態度2023-09-28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國臺辦9月27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2023-09-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