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上海電 (記者 潘清)帶著對寶島臺灣的好奇心,幾位學生合作設計了一份“研學計劃”——結伴“游覽”太魯閣、日月潭,“品嘗”夜市美食,“體驗”當地學校藝術課程,“跳起”歡快的臺灣少數民族舞蹈……
近日,上海市普陀區萬里城實驗學校的學生們以校園情景劇方式完成了這次特殊的“研學”。《我的“寶島游記”》不僅展示了學子們對臺灣人文歷史的主動探究和深層思考,也為2023年上海普陀區涉臺教育月主題活動拉開帷幕。
據介紹,普陀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普陀區教育局聯合打造“兩岸同源中華情”涉臺教育“百課進百校”活動品牌,利用課堂和課外實踐,以學科教育為依托,探索將涉臺教育內容融入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地理等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深化“兩岸同源”認知。
近日發布的“百課進百校”課題清單包括小學數學課《面積的估測》、初中語文課《鄉愁的呼喚,詩意的歸途》、初中地理課《圖說臺灣》、高中歷史課《文物南遷與兩岸文化認同》以及勞動課程“臺灣點心鳳梨酥制作”等優秀教案。
普陀區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把示范課送進校園,還將開展涉臺教育研學、手繪小報、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增進青少年學子對臺灣的了解,增強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作為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活躍的城市之一,上海近年來積極探索涉臺教育進校園。崇明區城橋中學邀請臺灣知名詞作家莊奴先生之子黃浩然登上講臺,讓同學們感受經典音樂作品背后的愛國情操和思鄉情懷;普陀區金洲小學開展“我和臺灣有個約會”主題班會,幫助孩子們了解臺灣歷史和風土人情;松江區舉辦“祖國在我心中”云匯演,鼓勵兩岸學子自編自導自演,通過歌舞、合唱、朗誦等形式表達對“兩岸一家親”的深切認同……
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立新表示,探索新形勢下涉臺教育創新,設計更多、更優秀、更易被接受的涉臺教育課程,有助于幫助青少年鞏固“兩岸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共識,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為實現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兩岸青年書店北京揭牌2023-10-31
-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若真認為ECFA沒多大作用,為何一再表示希望大陸不要廢止?2023-10-26
- 莊嚴的日子永載史冊 決不容遺忘——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8周年2023-10-2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有關方面共議福州馬祖融合發展2023-10-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