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上周,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此舉在島內引起廣泛關注。
公告指出,臺灣地區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采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ECFA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對原產于臺灣地區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消息一出,震撼全島。臺灣石化公會表示,幾乎島內所有石化企業都將受到沖擊,未來如果進一步擴及石化88項適用產品,每年出口要多繳163億元新臺幣稅金,且石化業雇員有幾十萬,勢必會加劇失業問題。許多民眾直言此舉對臺產業和經濟沖擊巨大,呼吁民進黨當局檢討己過,盡快與大陸展開協商。
誰把ECFA推到了當前的處境?視ECFA為“糖衣毒藥”的民進黨當局,實該為此次事件負責。2010年6月,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ECFA。生效至今,臺灣地區出口大陸產品獲關稅減免總額高達98.36億美元,給島內企業、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然而,這樣一個備受業界和民眾歡迎的兩岸協議,到綠營嘴里卻成了所謂的“糖衣毒藥”“喪權辱臺的不對等條約”。而且蔡英文上臺后,明面上變本加厲地抹黑ECFA,私下卻希望大陸讓利一切照舊。
吃飯還要砸鍋,實在無恥缺德!
對于大陸的這則公告,民進黨當局非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倒打一耙,將責任“甩鍋”給大陸。21日,臺灣地區行政機構“經貿談判辦公室”召開記者會,污蔑大陸的貿易壁壘調查報告。發言人甚至揚言,大陸過去一段時間對臺“經貿制裁”,“就是要達到以商逼政、以經為政的政治目的”。然而鐵一般的事實和數據,讓越來越多民眾看清了民進黨當局的虛偽嘴臉。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上臺前攻擊ECFA,上臺后不僅不采取切實舉措解除對大陸的歧視性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修改規則、設置障礙,惡意阻撓破壞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嚴重阻礙ECFA實施,導致大陸有關部門不得不中止ECFA部分產品的關稅減讓。
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指出,ECFA相關產品項目的零關稅待遇取消,給臺灣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臺商出走、外資逃離、失業率飆升,年輕人不僅要面對上戰場的恐懼,還要吞下經濟蕭條的苦果。
臺灣《工商時報》發表評論稱,ECFA所構建的兩岸經貿臍帶,讓兩岸人員、投資、貿易能維持相當熱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岸緊張關系,給臺灣帶來了經濟利益和安全保障。臺當局應思考,以外貿為主的臺灣與大陸經貿“脫鉤”并不現實。
處心積慮鼓吹“兩岸脫鉤”,向來是綠營的“謀獨”伎倆,最近他們又搞起小動作。上周,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登場,中國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和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同臺亮相,三人闡述各自理念,展開第一次較量。不出所料,自稱“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再度大肆誣蔑攻擊大陸,叫囂“兩岸互不隸屬”,歪曲抹黑兩岸服貿協議,煽動兩岸對立對抗。
侯友宜直接點名賴清德“臺獨金孫”的身份,炮轟后者多次主張“臺獨”,限縮兩岸交流,導致戰爭可能性越來越大。他跟柯文哲一同呼吁,賴清德應公開放棄“臺獨”主張,承諾終結“臺獨黨綱”。有島內網友怒嗆,賴清德就是臺灣和平的“恐怖分子”。
臉上掛著“和平”的假笑,手里卻握著“臺獨”的毒刀,一步步把臺灣推向危險境地,賴清德之流的“謀獨”本質早已被民眾看穿。對此,國臺辦發言人一針見血地指出,賴清德赤裸裸販賣“兩國論”,鼓吹“臺獨”分裂,叫囂“以武謀獨”,再次證明其人是頑固的“臺獨工作者”、徹頭徹尾的“和平破壞者”、臺海兵兇戰危的禍源,再次表明民進黨為一黨一己之私不惜把臺灣老百姓綁上戰車、充當炮灰,再次暴露其打著“和平保臺”幌子騙取選票的真實面目。
只顧選票,不顧民生,蔡英文、賴清德之流的一意孤行,將臺灣一步步變成“武器庫”“炸藥島”。臺灣中時新聞網刊文指出,這些年民進黨當局不斷爆出光電、雞蛋、口罩、疫苗等丑聞,對外卻聲稱是所謂“清廉、勤政、愛鄉土”,其實早就應該改成“貪污、無恥、新潮流”。
臺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指出,當“缺”和“搶”成為臺灣日常,民眾對臺當局早已失去耐心和信心。賴清德這次再操弄“抗中牌”恐難奏效,因為大家都已切身感受到,生活在臺灣“無所不缺、處處有詐”的痛苦。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日月譚天丨2023,大陸對臺政策都在這些話里——2023-12-27
- 海報 | 融在第一家園 數看2023閩臺融合發展2023-12-27
- 冬至已過,寒夜不再漫長 兩岸學子用“天籟之音”唱出青春激情與溫暖2023-12-25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月譚天丨2023,大陸對臺政策都在這些話里—2023-12-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