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明1月4日電 (雷朝良 趙平喜)“‘謝祐文化’是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載體和紐帶,我會充分發揮促進會的平臺作用,進一步推動兩地村(落)在更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為兩岸文化交流搭建更多的平臺。”臺灣中華少數民族藝術文創促進會理事長朱王碧玉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行的三元區中村鄉白水畬族村明臺鄉村融合發展合作簽約儀式上如是說。
據悉,臺灣中華少數民族藝術文創促進會與三元區中村鄉白水畬族村民委員會、三明物華工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三方簽訂鄉村融合發展協議。根據協議,未來十年,臺灣中華少數民族藝術文創促進會將發揮臺灣少數民族藝術文化優勢,加強與白水畬族村合作交流,優勢互補,打造白水鄉居、白水鄉居農場、明臺生態農業等文旅項目,吸引每年不少于2000人/次的明臺深度鄉村康養旅居客戶。
三元區位于福建省中西部,是三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年來,三元區搶抓政策機遇,借智臺灣團隊,按照“家園共建、民生共為、示范共創”的工作理念,積極開展閩臺鄉建鄉創實踐,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據三元區委臺港澳辦工作人員介紹,2022年,當地在巖前鎮為臺灣駐村團隊打造了一個基于開放共享理念的“生活家園、創業樂園、學習校園”,在充分尊重臺灣團隊使用需求的基礎上,配齊了院子講堂、實習教室、手工工坊、食堂宿舍等功能區,先后入駐兩批共41名來自臺灣大葉大學、屏東科大、勤益科大、中華大學、逢甲大學、致理科大6所高校的學生和13名臺灣鄉建鄉創專家。
2023年11月,在當地舉辦的兩岸融合發展短視頻大賽上,臺灣民宿客棧協會副會長蔡幸爵團隊在三元區的“鄉建鄉創”故事片獲得了一等獎。2019年,蔡幸爵帶領團隊進駐三元區列西街道小蕉村,這是一個陶瓷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村落,村落周邊分布著宋、元、明、清古窯址。
在小蕉村,蔡幸爵團隊從設計、監工到產業發展,展開陪護式服務。他說,每做一個鄉村項目,團隊都會和當地村民進行深入交談,了解其具體需求后,再做規劃設計。如今,小蕉村已是當地著名的網紅打卡點,被授予“國家森林鄉村”“福建省森林村莊”“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示范村”等榮譽。
為融合運用臺灣團隊在鄉村振興、陪伴式運營等方面的成功經驗,近年來,三元區列西街道、巖前鎮、莘口鎮、陳大鎮等地的9個村先后同臺灣團隊簽訂了“陪護式”服務協議,就鄉村振興重點示范線、海峽兩岸陶文化交流基地、萬壽巖文旅小鎮景區、忠山歷史文化名村活化利用、樓源村特色栽培產業等重點項目開展鄉建鄉創設計,謀劃并實施鄉村建設、公共空間營造、文化傳承、產業培育等鄉建鄉創項目27個。
當地圍繞“百年栲、千年寨、萬年居”特色資源,與臺灣團隊共同探索打造萬壽巖野趣營地等文旅業態,共同謀劃推進萬壽巖區域公共品牌體驗中心、臺灣特色小吃等經營性項目。同時,發展城郊休閑旅游產業,與臺灣團隊探索培育農事體驗、蔬菜采摘等新業態,開發蔬菜系列伴手禮,打造近郊型現代農業。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兩岸經貿及產業交流合作面臨嚴峻挑戰和巨大機遇2024-01-05
- 首張《臺灣居民定居證》在福建廈門發出2024-01-04
- 【漫評】民進黨當局打詐不力2024-01-04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玉溪市臺胞臺屬舉辦迎新年健行聯誼活動2024-01-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