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夢婕)馬英九參訪大陸之后,臺灣掀起了一股到大陸交流的熱潮。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郝龍斌10日前往河南參加黃帝祭典。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上周到大陸,先在浙江紹興參加祭祀夏禹的文化活動,又前往杭州和嘉興參訪。
中國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總召傅崐萁上周也表示,他將于25日率藍營民代訪問大陸,4天行程都在北京,預計將與臺商臺青座談交流。他強調,此次訪問大陸是以黨團總召兼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身份,不是他私下組團,期盼兩岸關系能夠春暖花開,臺當局不做我們自己做。傅崐萁表示,兩岸不能良性溝通,臺灣農產品就沒辦法行銷大陸,臺灣觀光業也進入寒冬。他此次率團訪問大陸,希望推動兩岸和平,人民安居樂業,也讓臺灣百業共享和平紅利,恢復榮景。
對此,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表示,相信傅崐萁會協助兩岸累積更多善意,這是國民黨一貫的態度,也非常支持。兩岸本來就要有更多的交流,用對話取代對抗。
與此同時,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接受采訪時也透露,她將在7月率領近200名臺青前往大陸參訪,并與大陸青年共同生活數日,互動交流。期盼兩岸青年透過深入接觸,彼此了解,將心比心,產生真正的情誼。
近期兩岸交流熱絡,特別是青年成為兩岸交流最活躍的群體。洪秀柱認為,臺灣青年赴大陸參訪交流,增進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他們的人生歷練意義重大。以同屬中華民族為基礎,以復興中華為共同目標,未來在兩岸青年身上。她希望臺灣青年到大陸不只有收獲,更重要的是不忘身上肩負的使命。洪秀柱說:“兩岸制度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統一是必然的。但如何來完成目標,希望在青年。”“希望在青年”就是讓兩岸青年交流,有新的認識、新的了解,推動兩岸和平統一,“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上周,不斷發生的停電事故,讓島內民眾和企業備受困擾,也讓民進黨當局的能源政策再遭抨擊。先是臺灣電力公司4部機組陸續發生故障,一度傳出臺灣北部地區要限電的風聲,接著桃園市連續3天停電,數萬用戶受影響,隨后臺北市也出現停電狀況。迫于各方壓力,臺電總經理王耀庭20日辭職。而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美花則辯稱,桃園停電是因為配電系統故障,跟缺電無關。
“王美花這種回答其實毫不意外。”中國國民黨籍民代陳菁徽表示,大家應該還對過去的“小動物背黑鍋部隊”記憶猶新。陳菁徽表示,2017年以來,臺灣多次發生影響數百萬用戶的大停電,但臺電最后多將問題歸咎于小動物誤觸,比如松鼠、猴子、蛇等,動物百科全書拿出來都念一遍,停電就找小動物來扛就好。
桃園市長張善政受訪時憤怒地表示,民進黨當局“2025非核家園”的能源政策荒腔走板,導致臺電虧損連連,電力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維修不到位,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但臺當局卻不肯認錯。
據臺媒報道,這次臺電還緊急聯絡了臺積電等用電大戶減少用電或啟動自備電源,才避免停電規模進一步擴大。島內民眾不禁要問,為何是臺積電們“救”了臺電?諷刺的是,就在4月15日舉行的臺灣商業總會會員代表大會上,臺灣工商企業界還再次表達了對島內能源的擔憂。臺灣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表示,企業最期待的是穩定供電,“不斷電、不漲價,這是我們的期待”。顯然,企業界的期待又一次落空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近期,臺灣多地水情吃緊。目前,全臺21座供給民生用水的水庫中,8座水庫蓄水率低于30%,14座低于40%。以臺灣北部主要水庫之一的石門水庫為例,17日的蓄水率僅為24.74%,比2021年“百年大旱”同時期還低。日月潭水庫也水情低迷,潭區部分沙洲裸露,避免水位太高所設的溢流井亦露出。
水情吃緊不僅影響民生用水,也引發相關產業擔憂。桃園許多農民擔憂一期稻抽穗期若面臨缺水,恐影響收成。新竹科學園區廠商則已聯系簽約的水車業者,一旦水情燈號升級出現減壓供水的情況,就啟動跨縣市水車載水作業。
臺水利部門稱,現用水可撐到6月底,真正要解決問題,仍需看5月梅雨是否準時。有島內相關專家表示,春季鋒面移動快,降雨時間不持久,水庫“解渴”有限。此外,今年梅雨信號弱,不利梅雨生成,五六月水庫蓄水不足的危機仍存在。
有臺媒撰文質疑,當局“不缺水”的保證會不會跟“不缺電”的保證一樣,最后還是淪為“看天吃飯”。
責任編輯:莊婷婷
- 臺灣水情吃緊 近七成水庫蓄水量不足四成2024-04-22
- “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音樂頒獎盛典舉行:在悠揚的歌聲里,唱響海峽深情2024-04-22
- 《七閩人師阮彌之》新書發布 探尋兩岸阮氏共同歷史記憶2024-04-2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第十屆海峽讀者節將啟幕 兩岸圖書主題展集中2024-04-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