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上周,大陸“五一”假期旅游市場火爆,“人從眾”的盛況隨處可見,引起臺媒廣泛關注和報道,島內各界“熱盼陸客回歸”之余,紛紛向民進黨當局發起詰問:“擋陸客為哪般?”“以前的榮景何時能回來?”……
眾所周知,為恢復兩岸旅游,尤其是提振臺灣旅游觀光業,大陸持續釋出善意。日前,大陸宣布將率先恢復福建居民到馬祖旅游,并在平潭到臺灣的海上客運直航復航后,恢復福建居民赴臺團隊旅游,再次展現了為臺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善意和誠意。
消息一出,臺灣各界歡呼“雨過天晴”。島內網友紛紛發文稱贊,“兩岸觀光有望春暖花開”“這是兩岸旅游的‘破冰信號球’,民進黨要把球接好”“綠營不要再卡關,應該善意回應”……島內業者更是信心大振,莫不期待大陸游客到來。臺灣中華優質旅游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岳表示,兩岸旅游往來不僅事關旅游業者,更惠及交通、住宿、餐飲、保險以及延伸的百工百業,從日月潭賣茶葉蛋的阿婆、墾丁的導游到高雄的游覽車司機等,都曾享受到陸客赴臺的紅利,大家翹首期盼榮景再現。
大陸再遞橄欖枝,民進黨當局如何回應,兩岸都在密切關注。上周,多位中國國民黨籍民代也疾呼,大陸方面率先釋出善意,民進黨當局要“把球接好”,不妨先從廢止赴大陸“禁團令”和取消入境大陸游客人數限制開始,逐步讓兩岸觀光旅游回歸常態。
然而,面對大陸的善意和臺灣民眾的呼吁,民進黨當局卻充耳不聞,甚至惡語相向。臺陸委會不是稱大陸舉措“不符合對等原則”,就是提醒臺灣民眾“非有必要,暫勿前往”,其負責人邱太三更是稱“這個橄欖枝有刺”。
對此,臺灣《中國時報》刊文指出,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向來認為擴大兩岸交流“不安全、不利選票、不能放任”,但島內業者“要生存、要工作、能溫飽”的訴求才是當務之急。該報呼吁賴清德要為民眾著想,正面回應大陸的善意。
臺灣《聯合報》發表社論指出,大陸的一系列舉措為兩岸開啟“善意之窗”,是打破樊籬的重要一步,也是化解兩岸關系兇險的關鍵選擇。民進黨當局必須拋棄一成不變的否拒臺詞,認真思考“民之所欲”,浪費“善意之窗”愚不可及。
島內觀光產業變“關光慘業”,只是民進黨當局罔顧民生的冰山一角。上周,臺當局“主計總處”公布臺灣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數據,其中前20%和后20%家庭的貧富差距高達66.9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比大幅攀升,且呈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狀態。
統計顯示,臺灣最貧窮的20%家庭中,平均每戶負債高達405萬元(新臺幣,下同);最富有的20%家庭,平均每戶資產凈值5133萬元,擁有臺灣六成三的財富。另一份數據顯示,臺灣受雇人員報酬在GDP占比已下滑到43%,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低值,可見雇主獲利的果實未和勞工分享。兩組數據均狠狠打臉蔡英文所宣稱“臺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的說辭,顯示臺灣不僅貧富不均問題越來越嚴重,個人收入差距也在不斷拉大。
對此,藍營民代李彥秀炮轟民進黨當局政策失當,重“利富”而不重“利貧”,經濟果實未與大眾分享,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年輕人低薪嚴重,房價、物價高漲,經濟問題日趨嚴重。
“五一”勞動節當天,臺灣數十個勞工團體5000多人在臺北舉行游行示威,人們舉著抗議標語,高喊“臺海和平,社會公平”“反低薪,要溫飽”“八年執政笑嗨嗨,勞工艱苦誰人管”等口號,表達對民進黨當局無力解決民生困境、漠視勞工利益的強烈不滿。
臺灣勞動黨榮譽主席羅美文表示,臺灣民眾已認識到“臺獨”和外來勢力干涉是臺海不穩定的根源,也是臺灣經濟無法正常發展的阻礙,更成為勞工穩定就業環境的最大沖擊因素。“五一行動聯盟”總指揮、新竹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劉興德呼吁賴清德上任后兌現選前承諾,保障勞工權益,包括提升薪資等,改善臺灣勞動環境。
有臺媒評論指出,臺灣經濟環境的惡化,主要在于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不斷升高與大陸的對抗,讓臺海陷入兵兇戰危的險境,嚴重傷害了經濟發展的基礎,引發嚴重的社會安全問題。臺灣要改善民生,構建安定的就業環境,離不開兩岸關系的和平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廈臺雙向海轉空通道平穩運行 累積操作超123萬件貨物2024-05-02
- 廈門銀同天后宮邀請臺灣宮廟代表共慶媽祖誕辰2024-05-02
- 凌晨!臺灣接連地震!福建網友:讓我們安心睡個覺……2024-04-2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沙縣:兩岸青年“以食為媒”共敘情誼2024-05-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