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8年,臺商黃益建仍對自己拿到編號為“001號”的外資企業批準證書,念念不忘。
1984年4月,由黃益建為主籌辦的閩臺行有限公司在福州“試水”。1986年4月,該公司獲頒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批準證書“外經貿資審字〔1986〕001號”,成為在大陸成立的第一家由臺商單獨投資經營的外資企業,也是第一家落戶福州的臺資企業。
如今,這本珍貴的證書,現已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它見證了改革開放之初,福州在海峽兩岸經貿交流起步階段,歡迎臺胞來大陸發展的歷史。
在正于福州舉行的第26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海交會”)上,黃益建受邀參加海交會開幕式暨海峽兩岸交流交往分享會,登臺講述了自己“登陸”發展的故事。
“20世紀80年代是臺灣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由于生產成本開始上升,業者生存環境日趨惡化,使不少臺商前往大陸尋覓商機。”黃益建追述道。
黃益建說,當時,距離臺灣最近的福建省,由于語言相通、習俗相同,加上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成為臺商心中投資的最佳目的地。
1984年,黃益建在福州投資100萬美元,建了一個服裝廠,并在福州商業地段——八一七路投資創辦了第一家以經營服裝為主的“閩臺行”。1985年,“閩臺行”開業。
“貨品時尚新穎,落地櫥窗里模特的衣服引領潮流,這些都改變了當時福州人的傳統的經營模式。”黃益建說。
1986年,黃益建向當地申辦了營業執照。他說,當時工作人員告訴他,他的證書是“001號”,意味著“閩臺行”成為大陸第一家臺商獨資企業。
“拿到了第一張營業執照的時候,我內心非常非常激動。”憶及往事,黃益建表示,這張執照不僅代表了他的努力和汗水,更代表了福州對臺商的認可和支持。
“投資福州是人生最正確的選擇,這里是一個非常熱心且有魅力的地方,讓我和其他臺商實現夢想,也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回顧與福州共成長的歷程,黃益建感慨道,不經意間,自己成了兩岸經貿交流的探路者、見證者。
福州現已成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截至2024年3月底,福州累計批準臺商投資項目5019項,合同臺資133.27億美元。
“對大陸的發展前景,我始終充滿信心。”黃益建表示,40年前,他也是一個青年,來大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臺灣年輕人應該多來大陸看看”。
在黃益建看來,隨著惠臺政策落實落細,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將迎來更大拓展。“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同行,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來源:中新社 記者 龍敏)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平潭:服務更親近 簽注更高效2024-05-15
- 福州累計批準臺資項目5019項2024-05-09
- 大陸發展新質生產力迫使臺企“選邊站”?國臺辦回應2024-04-2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2024兩岸商會合作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2024-05-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