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積極向臺灣人才拋出“橄欖枝”
▲臺灣人才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參觀了解產業布局和發展成就
臺海網5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文常海軍/圖) 280余名臺灣專業人才齊聚廈門,與50余家用人單位、9家臺青雙創基地、4家政策咨詢機構洽談對接,積極尋求就業創業機會。5月25日,“第十九屆臺灣人才廈門對接會”作為第十六屆海峽論壇重要配套活動率先舉辦。
臺灣人才就業創業對接、廈門人力資源產業園核心園揭牌啟動、惠臺引才政策宣講、臺灣特聘專家(專才)聘用、臺青在廈工作生活經驗分享、大陸就業創業適應性培訓、臺青創業項目展示、廈門重點產業企業觀摩……本次對接會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創新務實的配套活動,助力臺灣人才來廈追夢、筑夢、圓夢,把廈門作為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
大會由中共廈門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活動現場,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昱圍繞廈門戰略地位、產業布局及惠才政策等方面展開介紹,展現廈門共享發展新機遇、搭建創業新平臺、開創服務新模式的滿滿誠意,邀請臺灣人才選擇廈門,從廈門揚帆起航。
280余名臺灣人才參會 其中臺灣青年占比約八成
作為對臺交流合作前沿,近年來,廈門立足產業發展特色,持續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吸引越來越多臺灣人才跨海逐夢、落地扎根。今年的對接會共吸引了280余名臺灣專業人才參與,臺灣青年占比約八成,比去年高一成,其中包括從臺灣專程而來的,還有在大陸就讀、工作的臺籍學生和專業人才等,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臺灣人才對接活動。
來自新北市的臺胞柯佩杏,此次專程趕來廈門參會。作為一名法務專員,近年來,她常往返于兩岸開展業務交流。“我在中國人民大學念的民商法碩士。這些年,我看到了大陸方面尤其是廈門非常惜才、愛才,產業發展也十分迅猛,能給我們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廈門的惠臺政策非常全面、優惠,我相信我們可以在這里扎根、立足,大展宏圖。”她說。
3名臺灣嘉賓現場分享了他們在廈門創業、工作和生活的經歷,讓新登陸的臺灣人才更了解廈門。“我2014年來到廈門,在創業過程中,享受到了很多對臺灣人才的扶持政策,讓我有了更充裕的資金可以投入研發。我還被評為臺灣特聘專家和廈門市‘雙百人才’,得到了全方位的創業支持。廈門是一個很不錯的舞臺,臺灣人才可以很安心地在這里就業創業。”勝亞生物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邱一帆動情地說。
會上,主辦方為8名第十批臺灣特聘專家專才代表頒證。自2013年率先實施全國首個臺灣特聘專家專才評選制度以來,廈門市已累計評選十批次共669名臺灣高層次人才。
知名企事業單位匯聚 崗位平均月薪萬元以上
電氣工程師、機械工程師、售前工程師、研發工程師、銷售助理……上市企業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一口氣放出20多個招聘需求,月薪最高達15000元,向臺灣人才拋出“橄欖枝”。“公司與臺灣地區有不少業務往來,希望能找到專業對口的臺灣人才,方便開展業務。”該公司人力資源專員曾彩云說,對接會開始不久,就有不少臺灣人才遞上了求職簡歷。
為更好地服務兩岸人才交流,廈門航空計劃招聘一批臺灣地區乘務員,月薪可達2萬元,吸引了不少臺灣人才駐足咨詢。“伴隨著飛機的快速引進,我們對乘務員的整體需求比較大。臺灣人才語言能力強、溝通能力好,入職后將分配到各個區域,并不局限于臺灣航線。”廈航人力資源工作人員牟先生說。
為了讓臺灣人才更好地抓住來廈發展機遇,主辦方精心篩選了50余家用人單位參與現場對接,其中不乏諸多知名企事業單位,提供全職和實習職位150余個,需求1600余人,涉及半導體/集成電路、貿易/進出口、互聯網、建筑工程、教育培訓、醫藥醫療、新能源、交通運輸、金融投資、酒店旅游等相關行業,崗位平均月薪達萬元以上。
9家臺青雙創基地現場對接 實現“拎包入駐”輕松創業
為促進帶動更多臺青來廈實習就業創業,主辦方邀請了9家臺青雙創基地參與對接,吸引不少臺灣青年的目光。
海西MCN兩岸青年三創基地是一個全新模式的臺青創業孵化平臺,以完善的電商直播產業帶動臺青就業、創業。基地負責人孫智誠也是臺灣人,在廈門創業多年嘗到了“甜頭”,成了廈門“代言人”,招攬越來越多臺青入駐基地創業。“針對臺青,廈門提供了創業補貼、租房補貼等一系列支持,基地還提供相關培訓,臺青只需‘拎包入駐’,就可以輕松創業。我們現在有六七十位主播,已經為臺青孵化了多個大V賬號。”
除主辦方外,對接會還特地邀請了湖里區委臺港澳辦、廈門銀行、中國聯通等多家機構到場提供“一對一”咨詢解答服務。
為讓臺灣人才更快更好融入大陸職場和生活,感受廈門溫度,主辦方還舉辦了“臺灣人才大陸就業適應性培訓”、參觀火炬高新區及科華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等活動,為臺灣人才提供個性化的發展建議,讓臺灣人才進一步加深對大陸新經濟發展領域的了解。
相關鏈接
亮點1
為臺灣人才跨海逐夢貢獻“人社力量”
活動現場,廈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核心園正式揭牌。這也是本次大會的一大亮點,是廈門積極探索兩岸人才合作與服務的新模式。
為了更好吸引和服務各類優秀臺灣人才來廈發展,近年來,廈門持續優化服務舉措,不斷完善服務平臺,率先出臺各類人才政策,幫助解決臺灣人才在廈工作生活的后顧之憂,讓各類臺灣人才在廈門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臺灣青年來廈就業創業平臺建設初見成效
按照“一個核心園+三個專業園”模式,廈門人社部門積極創建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在集美區政務服務中心“阿集驛站”,設立廈門市兩岸青年創業聯盟集美辦事處。全市現有市級以上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25家,其中國臺辦授牌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范點)”8家,省級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16家,市級就業基地1家,累計吸引就業創業臺青8000多人。
亮點2
職業資格采認落地見效
針對臺灣地區職業資格在大陸無法直接使用的問題,市人社局采用“兩免”方式(即:免理論考核、免綜合評審)直接采認臺灣職業資格。通過采認并核發相應證書的臺灣人才,可在廈門提供專業服務、享受同等待遇。2023年以來,已分批次發布實施80項臺灣職業資格采認清單,已對195名臺灣同胞直接采認。此項工作為全國領先。
亮點3
有效構建兩岸融合化解勞動爭議機制
以湖里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為試點,市人社局組建涉臺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分中心,由兩岸資深法官、律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學者等共同組成兩岸勞動人事爭議化解專家團隊,配套制定11份涉臺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團隊管理制度,為破解兩岸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制度差異、聯合共創和諧穩定的企業用工環境作出有效探索。
目前,已聘任臺籍仲裁員10人、臺籍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員10人。自2023年10月以來,湖里區共受理涉臺勞動爭議仲裁案件13件。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龍舟賽總決賽在廈門集美舉行2024-05-28
- 廈門推動餐桌文明常態化 讓文明成果可感可知2024-05-28
- 歌劇之夜——2023-2024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音樂季成功上演經典之聲2024-05-2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月譚天丨解放軍劍指“臺獨” 島內輿論三問2024-05-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