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7月12日電(記者 鄭江洛)“南方有佳木,福地出佳民。我從臺灣來,許下一個夢,愿中國茶香飄兩岸。”在大陸深耕茶行業多年的臺胞李尚儒近日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李尚儒1979年出生于臺灣最大的茶產區——南投縣,他自小就是茶不離口。作為從小在茶區長大的孩子,李尚儒對茶有深厚的感情,在大陸發展多年,從擇業再到創業,他的從業經歷一直與茶產業息息相關。
“兩岸同根同源,茶文化也是同根同源。”在他看來,無論是茶樹的品種,還是最早茶文化的傳入,臺灣受大陸的影響都很深。臺灣茶源于福建,以高山烏龍為主。而大陸的茶種類豐富多元,茶文化源遠流長。
從小李尚儒就常聽家里的長輩講述大陸的故事,令他對大陸心生向往。
2004年,李尚儒考取了天津南開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開啟他的大陸之旅。出于對茶文化的喜愛,又懷揣著“大陸教職夢”的李尚儒,畢業后選擇在漳州一所培養茶產業人才的高校任教。
李尚儒表示,院校吸引了不少臺灣學生來大陸學習茶文化。他與投身茶行業的學生們合作,將各地好茶從深山老林中帶到福建、臺灣,乃至全國。
為更好了解茶業市場,李尚儒經過多年的教職工作后,來到大陸的知名臺灣茶企任職。“登陸”多年來,他在大陸的擇業范圍一直是他所鐘愛的“茶行業”,他的足跡遍布了天津、漳州、廈門、東莞、云南等地。
李尚儒說,他幾乎走遍了長輩和他所說大陸的山山水水,每到一處地方,他都去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特產習俗等,他更是對各地的茶葉種類和品質進行了深入研究。
2019年他來到福州發展,目前他自主創業經營著一家茶工作室。“我在這邊賣臺灣茶,同時也將大陸茶帶回臺灣。”多年來,他不斷推動兩岸茶文化融合,李尚儒說,與茶客分享臺灣茶的過程中,茶客不僅可以了解臺灣茶文化,還可以進一步了解臺灣的風土人情,增進彼此的了解和默契。
李尚儒表示,近來,他將臺灣的烏龍茶帶到福州,同時受臺灣茶客的委托,也將福建的白茶、武夷巖茶等帶回臺灣。在他看來,以茶為媒,可以增進兩岸的交流與互信。
福建省在大陸首創以鄉建鄉創為主題的閩臺合作模式,目前全省已引進140多支臺灣建筑師(含文化創意)團隊、490多名臺灣鄉建鄉創人才,覆蓋全省470多個村莊、87%以上的縣(市、區)。
李尚儒也加入福建鄉村振興工作當中,他在福州成立了一家公司,從事文旅和鄉建鄉創工作。他還與福州大學城高校師生合作共同打造臺灣“李哥”文旅IP,以直播的形式推動福建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共同推動打造兩岸產教融合電商基地。
“大陸發展的便利程度出乎我的意料,城市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城市繁華,鄉村漂亮。”李尚儒說,他常常和兩岸的年輕人分享自己在大陸求學、工作、創業的經歷。他鼓勵臺灣青年,多到大陸走走看看,大陸發展機遇很多。
他也繼續譜寫著自己在大陸的創業故事。李尚儒最大的心愿,是通過兩岸茶人的共同努力,讓中國茶文化享譽世界。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第六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11日在四川舉行2024-07-12
- 海峽兩岸青年學生走進泉州 用鏡頭記錄世遺之美2024-07-12
- 兩岸醫療衛生領域首部共通標準9日在廈門發布2024-07-10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這個夏天,海峽兩岸的一道亮麗風景2024-07-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