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廈門8月13日訊(記者 陳佳慧)“兩岸有戲”——首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戲迷交流體驗營活動13日在廈門市思明區金榜書院廣場舉行。50名來自臺北、臺中、高雄的師生與30名廈門青少年共同參與活動。
首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戲迷交流體驗營活動在廈門市思明區舉行。(中國臺灣網 發)
開營儀式上,徐徐打開的中國紅戲曲折扇把“兩岸有戲”的金色圖標映襯得光彩奪目,無人機將“薪火相傳”“扇結良緣”的對軸在空中瞬間展開與其呼應,橙色的彩帶像陽光一樣盡情綻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的開場獨具匠心,吸引了許多民眾駐足欣賞。多位“梅花獎”“群星獎”“金馬獎”“牡丹獎”得主,將傳統折扇和龍融吉祥物贈送給臺灣青少年代表,用“兩岸傳遞、扇結良緣”來詮釋文化同脈的深厚底蘊。思明區政協主席蘇德本將以非遺盤金繡工藝制作的“兩岸有戲”營標旗傳遞到臺灣九天民俗技藝團團長許振榮手中,“兩岸有戲”雙向交流活動正式開幕。
營旗交接儀式(中國臺灣網 發)
活動中,兩岸民眾耳熟能詳的閩南語詞匯被設計成了微信表情包,“水當當(漂亮)”“家己人(自家人)”“有影無(有這事)”“真好勢(非常好)”“來??迌(過來玩)”“真好呷(真好吃)”成為了“兩岸有戲”活動的潮語。用這些詞匯命名的兩岸青少年團隊,用閩南語不斷創造出視覺、聽覺、感覺的新風貌,讓青春在鄉音與友情里肆意綻放。
閩南語表情包(中國臺灣網 發)
在為期6天的活動中,兩岸青少年將在廈門江夏堂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基地進行“以鼓傳藝、擊鼓明志”體驗活動。他們將體驗“石頭上繡花”的非遺技藝,學習傳統戲曲的四功五法,通過“學戲”“游戲”“看戲”“演戲”四個版塊互學互鑒,在“學中游”到“看中演”的沉浸式體驗里,演繹“兩岸有戲”的文化內涵。他們還將走進鼓浪嶼聆聽鄭成功的故事,讓指尖觸碰高新技術,身臨其境感受無人駕駛,感受城市漫步和街巷里的煙火氣。
活動期間還將拍攝以《弘德修藝》《天工開物》《心馳神往》《同心同行》等4部微視頻,記錄“學戲”“游戲”“看戲”“演戲”的精彩瞬間,讓臺青通過自媒體分享大陸優秀文化、先進科技和優良的發展環境,帶動更多島內青少年關注大陸,積極參與兩岸交流。
本活動由九州文化傳播中心、政協廈門市思明區委員會,廈門市思明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廈門市思明區文化館、廈門市思明區群眾文化協會、臺灣九天民俗技藝團共同承辦,廈門江夏堂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基地、廈門戲劇家協會、廈門歌仔戲劇團、臺灣嶺東科技大學、臺中宜寧中學、臺灣地區鼓藝運動會、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協辦。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2024年海峽兩岸(廈門海滄)體育研學夏令營舉辦2024-08-13
- 2024湖里區第三屆海峽兩岸七夕牽手會開幕式在廈門舉辦2024-08-13
- 福建廈門:三角梅“空中花廊”絢爛開2024-08-1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青年共護漁業資源 300萬尾魚苗放流大海2024-08-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