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夢婕)在近年低端制造業向東南亞、南亞等地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浪潮下,富士康作為蘋果手機生產鏈巨頭,近幾年將部分產業鏈轉移到了印度、越南等地,但最近卻出現了逆轉。富士康日前宣布將在河南鄭州投資10億元人民幣,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同時還在鄭州大規模高薪招工,緊急備戰iPhone16的生產。富士康的“回歸”說明什么?
據香港《亞洲周刊》報道,富士康的“回歸”絕非偶然,印度等國“失寵”背后的根源問題還在于工人素質、產業鏈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由于印度工人受教育程度不如中國,印度工廠組裝的iPhone15良品率僅有一半。印度的供應鏈不齊全也是另一個主要原因,雖然印度的人工成本低于中國,但有不少印度工廠需要的零件仍要從中國進口,工廠還要支付昂貴的運輸費用,拉高了總成本。基礎設施欠缺也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印度電力落后,在工廠生產的電力高峰期面臨限電的困境。
富士康對大陸的加碼投資,是對供應鏈“去中國化”的有力回擊,也是對中國大陸營商環境投下的信任票。蘋果公司CEO庫克今年3月訪華時也表示,該公司與中國供應鏈是雙贏關系,沒有比中國更重要的地方。
富士康重返鄭州,除高端手機制造外,其實更重要的是為了迎接新能源浪潮,主要業務是新能源汽車整車、儲能電池、數字醫療和機器人產業等。據報道,最近幾年,鄭州已經成為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重鎮。鄭州原本就有宇通客車這樣的汽車巨頭,最近幾年更是引入了諸多新能源汽車企業,僅僅比亞迪在鄭州的投資就高達100億元。對于富士康而言,在多年依賴蘋果之后,現在也需要轉型,尋找新的出路。富士康在鄭州的電動汽車計劃選址地點,距離比亞迪只有咫尺之遙。對于富士康而言,在逐步將低端產能轉移之后,最終還是被大陸的新能源等高端產業所吸引。
《財富》雜志發布最新世界500強排行榜,大陸共有10家汽車及汽車零件企業入榜,其中以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最受矚目,顯示大陸新能源汽車制造的快速發展。而臺灣是全球汽車零組件與高科技制造業的隱形冠軍,從輪胎、保險杠到晶片、電池材料,都是強項。隨著大陸交通進入“電動化”關鍵期,將是臺灣傳統汽車、科技產業一展身手的好時機。
臺灣許多高科技與傳統汽車零組件廠商已深耕大陸多年,如聯發科、臺達電等廠商先后“登陸”,融入大陸的汽車和零組件產業群。因應新能源車對高壓鋰電池、電機、智慧座艙等零組件的需求,大部分臺商正從“售后維修零件”轉向“出廠原車零件”,從中推進技術革新,借機換道超車。因此,富士康此次重返鄭州,除高端手機制造外,更重要的是以電動汽車為新事業第一順位。
臺灣《旺報》評論,富士康新事業總部的成立反映大陸新能源車為臺商帶來的轉型升級、換道超車機遇。富士康并非傳統汽車制造商,面臨蘋果手機市場飽和瓶頸,于是往新能源車制造轉型,河南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雙方一拍即合。文章說,全球汽車產業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發展趨勢清晰。大陸新能源車的發展,正打破歐美傳統汽車巨頭的優勢。零排放已成為全球共識,新能源車的普及是必然趨勢。近年寶馬、福特等歐美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投入有限,而大陸相關企業則在積極建設產業生態。臺商絕對有能力,趁大陸新能源車成長的機會創造新的紅利。
責任編輯:莊婷婷
- 電子競技讓兩岸青年交流更“來電”2024-08-19
- 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峰會發布《臺灣青年來榕“懶人書”》2024-08-16
- 榕臺青年基層交流活動在福州啟動2024-08-15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灣海峽海上巡航執法行動開展!2024-08-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