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題:“兩岸年輕人需要更多這樣美好的‘相遇’”——第三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活動綜述

      新華社記者尚昊、朱娜、劉嵐濤

      “穿行”草原與都市,“鏈接”古老與現代,“聯通”自然與人文,一項近年來規模最大的兩岸新聞學子交流活動29日在北京圓滿收官。“兩岸年輕人需要更多這樣美好的‘相遇’!”“最珍貴的收獲是兩岸年輕人之間的那份真情!”……青年朋友們依依惜別,互道“期待早日重逢”。

      19日至29日,由中國記協和臺灣“中國新聞學會”、世新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三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在內蒙古自治區和北京市接續舉辦。近200名兩岸大學生通過文化研習、主題講座、媒體參訪、短視頻攝制等活動,感觸體悟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了解體驗新媒體、新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在交流思想、增進了解、共同實踐中結下了美好的青春之誼。

      “我們此刻同游中華大地,更一直生長于同一個文化根系”

      兩岸年輕人攜手走進內蒙古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讓許多初次來訪的臺灣學子感嘆“被深深震撼”。不止陶醉于迷人的風光,大家還體驗彎弓射箭、熬制奶茶、學蒙古舞等,零距離感受蒙古族文化風情和牧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在呼和浩特市,獨具魅力的蒙古族曲藝表演讓大家連連叫好。“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演出中,兩岸朋友們還合唱臺灣詩人席慕蓉作詞的歌曲《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那一往情深的吟詠催人淚下。

      鷹頂金冠飾、遼代彩繪木棺、鈞窯“小宋自造”香爐……內蒙古博物院館藏文物記載著這片廣袤土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前來參觀的兩岸學子看得認真,不時輕聲交流。“偉大的中華文明是一個多樣而包容的整體,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是兩岸年輕人應共同珍視的。”中國傳媒大學學生陳中瑞感慨道。

      在北京,兩岸學子走進多處文博機構和歷史古跡,沉浸式上了多堂“中華文化課”:國家版本館中,大家駐足古籍前,朗讀古文、切磋句讀;慕田峪長城上,大家攜手攀登,并肩眺望巍巍群山,共同感懷這偉大奇跡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故宮博物院里,大家漫步紅墻金瓦間,仿佛穿越歷史長廊。

      第一次來大陸的臺灣世新大學學生高子芯表示,兩岸同根同源,都傳承中華文化。“來一趟完全不過癮,希望再來!”

      北京大學學生孫夢徽化用歌詞為此行寫下感言:“伴著一首首兩岸年輕人都熟知的歌曲,大家一起吹過了‘蒙古高原南下的風’,在長城上回望了‘五千年來待射的夢’,又在故宮邂逅了等煙雨的‘天青色’。我們不僅是此刻同游在這片中華大地,更是一直生長于同一個精神文化根系上。”

      “大家靈感交匯,呈現出集結共同想象的成果”

      實時翻譯60多種語言的AI同傳、助力無障礙交流的智能語音技術、集合三大核心技術的虛擬主播……在北京科大訊飛人工智能體驗館,兩岸學子驚異于技術進步驅動下的傳媒變革。“大陸科技進步真是快,我回去會把親眼所見跟家人分享。”高子芯說。

      新聞營期間,兩岸“未來新聞人”參訪大陸媒體和科創公司,聆聽業界前沿動態講座,思考共同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并在分組實操中激蕩思想、碰撞創意、提升技能。

      “此前新聞營實操作業還是紙本排版,今年是時下最流行的AI短視頻制作,‘技術更新’是本屆活動一大亮點。”第二次參加新聞營的世新大學學生高翊綺說。

      大熊貓唱rap、梵高吃北京烤鴨、超級瑪麗場景的草原風光……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視頻作品就來自于兩岸年輕人的創意火花。在作業分享環節,“游戲風”的AIGC視頻《蒙在古里》受到很多好評。參與創作的世新大學學生簡芷佑表示,曾在課堂上學過有關AI工具的知識,此次實踐經歷讓自己對其應用前景和無限可能有了更深體會。

      在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盧肖依看來,兩岸同學在技術和視覺呈現上的想法常常不謀而合,“Z世代”共同的思維方式使得合作格外順暢。“通過AI這個橋梁,大家的靈感得以交匯,最終呈現出集結我們共同想象的成果。”她說。

      結營式上,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教師董素蘭寄語大家:“對新聞人來講,科技應成為助力而不是阻力。未來已來,希望大家勇敢向前。”

      “兩岸的浪花涌動在同一灣海峽,長久地彼此回響”

      草原上,大家齊聲高歌:“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故宮里,大家呼朋引伴,用相機定格一張張開懷大笑的臉龐……新聞營活動中,兩岸年輕人相識相知,互學互鑒,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

      孫夢徽說,兩岸同學初識時還有些放不開,但很快就聊得歡聲笑語。“我們之間的共同點太多太多,‘秒熟’是自然而然的。”

      “我的靈魂伴侶”——世新大學學生褚懿萱常這樣稱呼自己的大陸學伴。“我們聽一樣的歌曲,追一樣的影視劇,有聊不完的共同話題。”她說。

      高子芯說,通過此次新聞營期間與大陸同學的相處,自己對大陸的方方面面有了更真切的認識。交流溝通可以更好了解彼此的想法,破除偏見,求同存異,兩岸年輕人需要更多這樣美好的“相遇”。

      結營式上,兩岸學子展示了新鮮出爐的作品,表達對美好旅程和真摯友誼的珍視:使用AI工具譜寫歌曲《兩岸親緣》,唱出“兩岸一家親,從來不分離”;以擬人化的大熊貓與臺灣黑熊象征兩岸朋友,回顧此行“高光時刻”;創作音樂視頻《新中國話》,展示兩岸年輕人日常用語的同與不同。

      在什剎海邂逅日落的橘色浪漫,在胡同里“挑戰”老北京豆汁,在夏日微風里騎行共享單車……離別之際,回憶新聞營里的點點滴滴,內蒙古大學學生立軍難掩不舍之情。“最珍貴的收獲是兩岸年輕人之間的那份真情,希望大家平安順利,期待我們早日重逢!”

      “兩岸的浪花涌動在同一灣海峽,長久地彼此回響著。”孫夢徽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www.亚洲日本|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洲9|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亚洲精品91在线| 亚洲娇小性色xxxx|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