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9月29日電 (鄭江洛)福建省檔案館副館長馬俊凡29日于福州透露,今年7月24日,福建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福建省閩臺關系檔案保護條例》(簡稱《條例》),將于10月1日起施行。
據悉,這是大陸首部文化領域涉臺專項地方性法規,也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出臺后,首部省級層面涉臺專項立法。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自古以來特別是明清以來,福建居民大規模遷居臺灣,在兩岸往來過程中各類組織或個人留存下了不同形式的檔案文獻。除福建省檔案館永久保管大量真實的涉臺檔案外,福建省內公藏機構、社會組織及收藏愛好者、臺胞臺屬等個人散存大量閩臺關系檔案。
“這些檔案充分反映了兩岸的社會變遷,承載了中華民族歷史,是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同屬一個中國的見證。”馬俊凡說。
馬俊凡介紹,《條例》主要亮點共二十五條,闡述了閩臺關系檔案的定義、范圍,并對立法目的、保護原則、保障機制、責任主體、職責分工、保護利用等作出了規定。
在保護利用方面,推動資源共享利用;建立閩臺關系檔案專題數據庫,構建信息共享平臺,推動數字資源共享利用。鼓勵單位和個人參與專題數據庫建設以及共享利用等相關工作。“《條例》還規定,臺灣同胞在利用閩臺關系檔案時,與本省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馬俊凡說。
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上,馬俊凡指出,《條例》鼓勵、支持閩臺兩地開展關于閩臺關系檔案的交流合作,不斷拓展交流合作的形式和內容。
同時,鼓勵、支持閩臺宗親、鄉親、姻親利用閩臺關系檔案開展尋根謁祖、族譜對接等活動,服務閩臺歷史展示溯源工程建設。積極推動重要閩臺關系檔案申報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近年來,福建省加大對閩臺關系檔案的研究力度,守護兩岸共同歷史記憶。福建省檔案局檔案執法監督處處長葉建強披露,據統計,2022年以來,福建省征集到“遷臺記憶”檔案文獻51000多件,下一步將以《條例》為契機,加大檔案文獻征集力度。
據悉,2022年7月,“共同家園 共同記憶——閩臺關系檔案文獻展”在廈門、福州舉辦。截至目前,已接待4145個團隊、54.5萬人次參觀,其中臺胞2萬多人次。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9月27日起,福建居民赴金門旅游簽注恢復辦理2024-09-27
- 日本自衛隊艦艇進入臺灣海峽活動 外交部:中國軍隊已依法依規處置2024-09-27
- 福建省青年武術協會舉行第二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 裴仁彬連任會長2024-09-1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國防部:敦促日方在軍事安全領域謹言慎行2024-09-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