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北京10月16日訊(記者 郁誠) 10月16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文化及旅游領域交流情況,回答中國臺灣網記者提問。陳斌華表示,在影視交流方面,第4屆IM兩岸青年影展于10月11日至13日在福建平潭成功舉辦。共有2264部短片和256部長片報名,數量為歷屆最高。最終臺灣地區有9部作品入圍50強,其中4部獲獎。IM兩岸青年影展已經成為兩岸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青年影像交流活動,兩岸青年導演以作品為媒,在這個平臺實現了互動,加深了了解。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在例行發布會上回答中國臺灣網記者提問。(中國臺灣網記者 蔣振 攝)
據悉,本屆IM兩岸青年影展征片數創下4屆之最,其中91.2%的主創群體為“95后”新生代電影人,多部入圍作品為導演首作。在臺灣高校參與方面,本屆影展共有29所臺灣高校的137部作品報名參加。其中,臺灣藝術大學連續4年成為投片報名最多的臺灣高校,來自該校的青年導演游智杰,憑借作品《四牲六道》獲得本屆影展的麒麟評委會大獎。除邀請張艾嘉導演擔任短片主競賽單元主席以外,還有臺灣“新新電影”代表人物徐小明、剪輯師廖慶松、奧斯卡紀錄片選片委員陳玲珍、導演魏德圣、制片人黃茂昌,演員吳慷仁、張榕容等一批臺灣知名電影人參與,與大陸電影人在活動中深度探討,為兩岸影視文化交流打開了一扇窗。
終審評委馬可·穆勒、年度青年影像人物張雨綺為《四牲六道》頒發麒麟評委會大獎。(中國臺灣網 發)
本屆影展為幫助青年創作者與產業對接,助力兩岸青年長篇創作落地,特將涵蓋了“創作訓練營”“提案大會”“項目一對一”三個單元的生生不息成長計劃放寬參賽限制,提升總獎金額。在福建省電影局的大力支持下,影展通過“創作指導+產業對接”的形式,為青年創作者尋覓全產業鏈助力,完善影展助力電影新人的責任。首次擔任年度導師的臺灣知名剪輯師廖慶松稱贊道:“大陸非常支持影視產業,各方面的機制和扶持都是相當完整和給力的。”
此外,本屆影展還將電影業內的交流延伸至基礎性的學科建設,通過舉行兩岸影視教育及產業發展圓桌會議,針對“高校影視人才培養如何與影視產業發展接軌”等議題展開討論與對話。會議聚集了北京電影學院、臺灣藝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臺北藝術大學等兩岸院校共同參與,為推動兩岸高校影視人才培養、華語影視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終審評委會主席張艾嘉與兩岸青年創作者、志愿者們一起歡呼。(中國臺灣網 發)
青年是兩岸的未來,在本屆影展活動上,評委會主席、臺灣知名導演張艾嘉勉勵兩岸的青年創作者說:“年輕人跟我有的共通之處,就是我們都很勇敢!”隨著由青年學生為主執行、在近300所兩岸高校不間斷舉辦、覆蓋超15萬人的IM“青春放映”活動,以及“伙伴之夜”、“對話未來”等一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行,兩岸青年通過電影,將思維碰撞產生的能量輻射到更加廣闊深遠的層面,為兩岸交流增添了一抹鮮活的青春底色。
海風勁吹、濤聲依舊,第四屆IM兩岸青年影展在平潭緩緩落下帷幕,但是屬于青年電影人的盛會并沒有結束。正如本屆影展的主題“從這一刻起”,兩岸青年電影人對電影藝術的無限熱愛仍會激勵他們繼續逐夢。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國臺辦:敦促有關國家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2024-10-10
- 國臺辦:賴清德當局不斷窮兵黷武、練兵備“獨”,必將自取滅亡2024-09-20
- 國臺辦:賴清德推崇所謂“臺獨宣言”充分暴露其謀求“臺獨”分裂的險惡用心2024-09-14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國防部警示“臺獨”分子:利劍高懸頭頂,謀“2024-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