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0月19日電(記者 許雪毅)如何進一步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9日,“閩江學院兩岸融合發展論壇——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學術研討會在福州舉行,兩岸8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目標、建設路徑和建設實踐等深入研討。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此次論壇以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為主題,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當前越來越復雜嚴峻的臺海形勢下,如何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是一個從概念到內涵、從理論到實踐等各方面都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會議由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和副院長陳克明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張冠華、南開大學臺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英津、廣西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孟筠等學者作主旨報告。
作為臺灣學者,黃清賢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主客觀條件造就了兩岸成為具有“共同命運”認知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可以也應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另一位臺灣學者王孟筠將關注視野投向網絡空間。在她看來,通過微信、小紅書、微博、抖音、B站等平臺能夠有效促進兩岸青年在文化、情感、歷史認同等方面的交流與融合,未來網絡空間可以成為增進臺灣青年對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工具。
本次研討會由閩江學院主辦。閩江學院重視閩臺合作,率先在福建啟動“分段對接”的閩臺聯合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項目,與臺灣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兩岸“小三通”客運航線今年客流量突破100萬人次2024-10-21
- 兩岸專家學者共議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2024-10-21
- “唐代壁畫文化特展·三部曲”走進臺東2024-10-2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灣海峽中部發生3.5級地震 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24-10-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