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高新區南嶼鎮江口村,鏡江宋氏家族享有盛譽。宋良存、宋良浩、宋忠官等兄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們海外創業,富裕后不忘本,為家鄉的公益和慈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累計捐資公益事業達3億元人民幣。宋氏三兄弟都被省政府立碑表彰,并多次榮獲金質獎章、獎匾和榮譽證書。
省政府為宋良存先生立碑。
宋氏兄弟的祖宅。
宋氏兄弟 海外創業
江口,這個千年古村位于福州高新區烏龍江與大樟溪交匯口,田疇交遠、曲水瀉碧。村里80%以上的人都姓宋,是唐朝名相宋璟的后裔。清代武狀元宋鴻圖使用過的108斤關公刀,至今在江口村仍保存完好。相傳,宋氏后人見村前大樟溪水平如鏡,便稱江口為“鏡江”,鏡江宋氏因此得名。
江口村紡織業興盛,據《閩侯縣志》記載,清朝時期便有江口村人前往臺灣進行紡織品貿易。如今,江口村仍有數十家紡織廠。
宋良存、宋良浩兄弟出生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1949年,隨父親赴臺謀生,從事紡織事業。后來,哥哥宋良存留在臺灣,成為紡織業巨頭,并于晚年旅居印尼;弟弟宋良浩的事業則擴展到新加坡,后來移居印尼,成為“印尼紡織大王”。
幾兄弟中的宋忠官于1978年移居香港。他抓住商機,于1981年創辦了“互益有限公司”,專營紡織染整業務。公司一路發展,壯大成為集團企業,擁有十余家子公司,旗下全球員工多達26000余人,是國際認可的行業巨頭。
族規召喚 回報桑梓
“良存、良浩兄弟幾個了不起啊。”在江口村,鏡江宋氏家族備受贊譽。
宋氏祠堂內,“信義和平,忠孝仁愛”八字族規刻在墻上,十分醒目,激勵著宋氏子孫不斷前行。在族規的召喚下,宋氏兄弟不僅為家鄉的發展慷慨解囊,捐助范圍更是遍布全國多地。
在家鄉,宋良存先后捐資數千萬元人民幣,興辦了江口幼兒園及小學、良存僑校,并修路建橋,引設自來水。此外,他還在良存僑校設立董事會,每年提供辦學經費。“因為良存先生,我們才有了這么好的教學環境,真是特別感謝他。”良存華僑學校的師生交口稱贊。
宋良浩則先后捐資重建鏡江宋氏宗祠、閩侯縣良浩醫院、南嶼鎮良浩醫院、江口龍好公路,還改建了南旗中心學校、蓮芳水庫等。
出生于1944年的宋忠官追隨著哥哥們的腳步,為家鄉捐獻了數千萬元人民幣,不僅建設了忠觀公園等,還出資倡導成立了“南嶼歷史文化研究會”,讓家鄉文化有了現實的載體。
也許,正是族規祖訓那傳承百年的道德信仰體系,讓鏡江宋氏子孫凝聚在一起,不斷拼搏創新;也正是同樣的信仰,讓他們不忘本源,振興文化,回報桑梓,不斷為國家和家鄉作出貢獻。
(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陳少君 汪煒娜 謝暉玉 文/攝)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部署應對臺風“銀杏” 馬尾至馬祖“小三通”客運航線繼續停航2024-11-07
- 福州警犬:“神一樣的隊友”是怎樣練成的?2024-11-07
- 游客丟失手機 民警深夜找回2024-11-0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新版《閩臺緣》主題展覽成泉2024-1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