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明12月31日電(記者 雷朝良)北有周口店,南有萬壽巖。
12月31日,萬壽巖遺址考古發現25周年座談會暨遺址公園建設工作推進會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行。
萬壽巖位于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是我國南方典型的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遺址。萬壽巖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把古人類在福建活動的歷史提前到距今20萬年前。
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文物局、三明市人民政府主辦。
會議總結了萬壽巖遺址考古發現25周年以來保護研究利用工作經驗,并對新時代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活化發展問題進行座談交流。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檀云坤表示,萬壽巖遺址的考古發現開啟了福建遠古文明的神秘大門,它是福建歷史文化遺產中的瑰寶,見證了這片土地上人類文明演進的漫長足跡。
25年來,考古工作者們在萬壽巖開展了大規??脊虐l掘行動,出土了各類文物及標本,為社會各界深入研究福建地區人類起源、文化發展脈絡提供了堅實的實物依據。會上,來自舊石器領域的專家圍繞萬壽巖遺址從搶救性保護到加強科研、有效利用等方面進行輔導。
自萬壽巖遺址被發現以來,三明市立足文化資源優勢,持續加大對萬壽巖遺址的保護力度,讓多姿多彩的優秀文化,在傳承和發展中迸發出新活力、新光彩,為推動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貢獻強大的精神力量。
在萬壽巖公共品牌體驗中心,一批萬壽巖系列文創產品正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打卡選購。
鑰匙扣、紀念幣、書簽等萬壽巖文創IP“巖寶”的周邊產品深受大家的歡迎,不少游客還用上了“巖寶”系列的最新表情包。沉睡近20萬年的萬壽巖遺址,以簡潔可愛的風格呈現在游客的眼前。
萬壽巖遺址的發現為閩臺史前文化同源提供了新的證據。三明市積極發揮萬壽巖對臺交流基地平臺優勢,常態化舉辦萬壽巖科技節、大地藝術周等特色活動,統籌推進閩臺兩岸科技創新、青年聯誼、鄉村融合等各方面交流,每年吸引游客15萬人次,帶動當地民宿酒店、農產品、小吃等文旅產品銷售超1200萬元。
今年8月,三明市萬壽巖遺址博物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這標志著三明市萬壽巖遺址博物館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三明市委書記李春表示,將加快萬壽巖遺址總體保護規劃修編,一體抓好考古挖掘、本體保護、新館建設、展示利用等工作,進一步提升萬壽巖遺址的影響力;同時,搶抓文旅融合發展新趨勢,開發特色旅游精品線路,全力打造以史前文化研學教育為特色的高品質文化體驗休閑旅游區。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民營經濟促進法》將給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國臺辦回應2024-11-14
- 國臺辦:大陸制定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臺資企業必將從中受益2024-11-13
- 閩臺鄉建鄉創喚醒千年古鎮2024-11-0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126封僑批,書寫四十載僑鄉情卷2024-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