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在閩清白樟鎮下爐村,臺胞劉興順也沒有閑下來。年近古稀的他已經在閩清過了多個春節,他和當地村民一起努力,為鄉村振興事業奉獻力量。
劉興順查看番茄的長勢。
劉興順出生于馬來西亞,后來在臺灣成家立業。退休后,他謹記父親“報效家鄉”的遺訓,于2015年舉家回到祖籍地閩清下爐村。
在下爐村,劉興順發揮自己的經驗優勢,借鑒臺灣觀光農業園的經營理念,全身心投入羊順農莊的建設中。如今,這座占地1500畝的生態農業莊園,集生態旅游、休閑度假、農業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給下爐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荒地變成了生機勃勃、蔬果飄香的肥沃良田;原本崎嶇難行的村道,成了平坦寬闊、直通村莊的“致富路”;農莊采摘區、游樂區、休閑區吸引了八方游客,積聚了許多人氣。
近日,記者在農莊的溫室大棚看到,劉興順引進的新品種番茄等各類新奇蔬果長勢喜人。“以前這里的傳統農業種植模式較為粗放,農產品種類單一、產量有限。如今,村民看到了現代農業的潛力。”劉興順說,番茄是去年11月份引進的,有好幾個品種,總產量達上萬公斤。此外,農莊還栽種培育了芋頭、葡萄、臍橙以及各類花卉樹木。春節期間,農莊借助蔬果成熟的契機,開展親子游、采摘游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為當地旅游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劉興順還格外關注當地村民的就業問題。農莊為周邊的農村婦女和年輕人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從農產品種植、采摘到休閑旅游服務,各個環節都有村民忙碌的身影。他還定期組織技能培訓,幫助村民提升專業能力。在劉興順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選擇回鄉發展,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劉興順還積極探索解決村里年輕人外流、農民老齡化的問題。他選擇了芽苗菜種植項目,這類蔬菜的營養價值高,種植簡單易懂,上手快,適合村民學習。他還計劃利用自動販賣機實現芽苗菜的自動化銷售,將產品投放在小區等地,直接送到消費者身邊。目前,他正大力探索打通銷售渠道,爭取在春天上市“芽苗菜販賣機”。他說:“我先走在前面,如果效果好,就帶動大家一起應用,共同致富。”
“我已經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粗迩f一點點發展起來,心里特別有成就感。和大家一起過年,熱熱鬧鬧的,更有年味。”劉興順說,新的一年,他計劃擴大農莊規模,打造集觀光、采摘、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園區,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記者 林春長/文 石美祥/攝)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共探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新密碼2024-12-27
- 農博會·花博會:臺企秀合作成果2024-12-26
- 國臺辦:2024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取得積極成效,體現在三個方面2024-12-25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萬事好成功:延平郡王祠舉辦第十屆開市祭典2025-02-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