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訊 (本網記者 呂蘊嵐 包華 陳鐘蘭)昨天一早,福州艷陽高照,在晉安區茶園街道環南公園的入口處豎起了大紅拱門,兩顆“藏著”小伙子的充氣“芒果”來回走動招手,迎接來參加第五屆“社區鄰里芒果節”的居民。這個由海峽都市報和晉安區茶園街道聯合主辦的“芒果節”已經成功舉辦過4屆,備受居民喜愛,2007年就被評為福州十大社區文化品牌之一。
上午8時30分,環南公園里響起音樂,公園一側的“小木屋”掀開神秘面紗,由15個社區選送的40多件芒果作品精彩亮相,吸引上百位居民前來圍觀點評;在公園的長廊里,專業人員帶來的插花藝術表演和陶藝制作表演,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圍觀,年輕的女孩們在專家的指導下學習插花,而更多的小伙子對制作陶藝感興趣;在公園的小戲臺上,福州著名評話師劉宜威來了一段《千里送京娘》,數十位老人坐在臺下,搖著蒲扇喝著涼茶聽評話,時不時鼓掌叫好。各社區主任在人群中穿梭,一邊給自己社區的芒果作品拉票,一邊跟居民聊著家長里短,洋四社區主任陳愛芳說,已經有好幾位老人拉著她表示,就喜歡這樣的社區節日。
2006年起,本報和茶園街道聯手舉辦“芒果節”,確定了這個社區節日的宗旨在于“促進鄰里和諧”,此外,每年芒果節還有各自的主題活動。今年芒果節的主題定為“我是志愿者”,早在一個月以前,茶園街道15個社區就從居民報名中選出了上百名社區活動的志愿者,此外還有30多個家庭報名成為志愿者家庭。
在昨天的芒果節上,志愿者代表們還登臺獻藝。洋下東社區的陳蘭英大姐現場表演了剪紙,祝福社區居民生活團圓美滿;鐵通社區77歲的陳通南依伯當場揮毫,寫下“健康生活 和諧社區”幾個大字;來自重慶的打工大姐張忠玟,帶著親生兒子、資助的大女兒以及領養的小女兒上臺,母子4人合作了激情四溢的歌舞《從頭再來》。志愿者的節目,都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
經過3位專業評委和居民代表多輪打分和投票,評選出本年度“芒果王”——環南社區的《芒果樂園》和洋下東社區的《世博·海峽情》,洋四社區的《低碳生活》、站前社區的《中國紅》以及站東社區的《芒果足球隊》獲得“創意獎”。
專家對洋下東社區的《世博·海峽情》點評說,這個作品不但仿制了世博會中國館的模型,入口處安放2個貼了56個民族人物畫面的芒果,尤其是在邊上配了象征海峽兩岸直航的飛機模型,作品的內涵就厚重了許多。
□花絮
《芒果樂園》,孩子的樂園
一把五顏六色的彩虹傘,傘柄下掛著一串摘自環南社區芒果樹的“原生態芒果”,傘面下垂著30多個小“芒果”,不過,這些“芒果”都是用彩紙剪裁而來,被畫上了不同的表情,有的天真微笑,有的咧嘴傻笑,有的撅嘴發脾氣,有的像在咬牙堅持著賽跑。這一取名為《芒果樂園》的作品是晉安區實驗幼兒園陳佳等3位老師和幾位小朋友共同創作而成,陳佳老師作為代表領取“芒果王”的獎杯。她說,這一作品中的彩虹傘,代表七彩生活,也代表社會各界對孩子們的保護和關心,讓孩子們像下面掛著的芒果寶寶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低碳”取勝, “創意獎”獲得
如果說洋下東社區的“世博”是豪華版,那洋四社區則完全以相反的“低碳”取勝,獲得“創意獎”。在圓形的大泡沫盤上,四周插著塑料做成的樹枝,中間的一幅“中國地圖”由芒果拼 ,在上海的位置成上安放著一個“海寶”布偶;泡沫盤兩邊,放著由白色電器保護泡沫制作的水仙花花籃、芒果做的小刺猬和孔雀等小動物。其中,一窩“鳥”利用芒果天然的果蒂做“嘴”,貼上兩張紙片畫的眼睛,栩栩如生,贏得眾人贊嘆。洋四社區居委會主任陳愛芳說,這個作品完全沒有任何電源和現代化設備,全靠居民的眼光和想像力,大人小孩一起利用各種廢棄物品制作,加強了鄰里溝通和居民對低碳生活的認識。
時事熱點,一個都不少
今年6月,閩西北暴發嚴重洪災,牽動無數同胞的心;7月,南非點燃足壇戰火,中國球迷一邊為自己支持的球隊歡呼吶喊,一邊感嘆中國隊什么時候再出線。這兩大主題,都體現在本屆“芒果節”的作品中。環南社區的另一個作品是僑園小學二年級美術老師鄭曉靜帶領班級同學制作的《抗洪救災英雄》,他們給芒果穿上“軍裝”,用硬紙板剪出“樓房”把,零食盒子偽裝成“沖鋒舟”,講述了“解放軍叔叔”從洪水里救出“嬰兒”、“老人”等動人故事。這一作品不但引 小朋友圍觀,得連不少 人都說“好像真大的看到抗洪場景了”。
站東社區居民唐澤斯是一位球迷。他獨自創作的《中國VS西班牙》令人捧腹,在泡沫“球場”上,兩邊11名芒果“球員”氣宇軒昂地站著,“球場”上面刻著一行字“第20屆巴西世界杯決賽現場中國VS西班牙”,甚至還在球場中心放著一個芒果,刻上“裁判”二字。不少球迷搶著和這一作品合影,居民林先生說,這也算是咱們為中國足球加油的一種另類方式吧。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