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從身高還是面容,都很難看出陳榕已經十五歲了
N欄目主持 李熙慧
15歲的龍巖少年陳榕,站在一群七八歲的孩子之中,不論從身高還是面容,很難區分他們完全是兩個年齡段的孩子。窘困的家境、停滯的發育,讓這個好學的少年不敢面對未來。
上個月,這名少年在海都網968111情報站的“這事幫您問”中發了一篇求助帖,他非常渴望“海都報能幫助我實現長高的愿望”。昨日他和母親再次來到福州就診,他們首次面對海都網的鏡頭,泣不成聲。
身高與正常人相差50多厘米
昨天上午,在福州兒童醫院內,陳榕看到主持人后用稚嫩的童聲叫了聲“姐姐”,他和周圍七八歲的孩子站在一起,從身高和面容上難以區分,讓人很難把他和15歲的年齡聯系起來。
“放假了,他每天都在家里哭,非常渴望長高,可是我沒辦法滿足他!”陳榕的媽媽才對主持人說一句話,眼圈就紅了。
“這輩子,我太虧欠他,希望好心人能幫他。”她哭著說。
陳榕10歲時,身高才長到1米左右,當時去廈門就醫,診斷結果是腦垂體不分泌生長激素,如果打生長激素,還會長高。“打了一段時間,終于長高了6厘米左右”,陳榕說,當時他非常高興,滿懷希望,可爸爸的腰椎間盤突出嚴重起來,沒辦法再去干體力活,家里的錢也花光了,治療就停止了。
“從10歲到現在15歲,只長高了5厘米左右,與正常人相差50多厘米。”陳榕說。
“我很想讀書,很想長高”
陳榕說,他剛上初一的時候,班上同學看到他,都很吃驚,有些男生還故意摸他的頭取笑他。他說,自己沒什么朋友,同學覺得自己太矮,玩在一起像帶個小孩。
“大多空閑時間我都用來讀書,自己身高比同學矮,就想通過讀書來彌補。”陳榕說,開學后就要讀初二了,他的成績在班上排十名左右。
幾年前,陳榕被鑒定為殘疾,他的父母又給他添了一個弟弟,現已5歲。
“我媽媽很苦,都是在飯店打雜工,一個月才幾百塊,回家還要照顧生病的爸爸和奶奶,家里的田還要靠她種。”陳榕很體諒母親的難處。
他說,上個月和這次來福州兒童醫院治療,也是堂姐幫忙出路費,家里親戚能借的都借過了,再也拿不出錢給他看病。
“我一直很努力讀書,可是我現在想,就算努力,以后也會因為身高找不到工作。”陳榕說,“我很想讀書,很想長高。”
打生長激素 一個月長了1.3厘米
昨天上午,福州兒童醫院生長發育中心陳瑞敏主任再次為陳榕做了診斷。
陳瑞敏主任說,經過檢查,顯示他患的是全垂體疾病,身體不分泌生長激素,而且他的性腺也沒有發育。不過其骨齡只有7歲,長高的余地還很大。要想長高,必須每天從體外補充生長激素。
陳主任說,如果使用最便宜的國產生長激素針劑,一天需要50多元,一個月1000多元。上月陳榕來治療,打了一個月針,已經長高1.3厘米,效果還不錯。
她也呼吁有愛心的人士能夠幫助陳榕,父母只能陪伴他一段時間,今后都要靠他自己,如果可以長到1米6,今后就能獨立生活,養活自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