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11月3日電(王雄)兩地交界處,一家證照齊全的養豬場,卻因排污問題,困擾了下游的縣域多年,始終未能得到解決。直到有了河長制。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華興鄉仙峰村風光秀美,村子四周青山環繞,美麗的仙峰溪穿流而過,村里因勢利導開發了漂流項目,游客如潮。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上游一家頗具規模的福林養殖有限公司,生豬存欄有2000余頭,時不時排放污水,嚴重影響了村民生活和旅游收入。
更棘手的是,福林養殖公司位于泉州市德化縣春美鄉上春村,雖然與仙峰村相鄰,但并不隸屬大田管轄。而且,福林養殖公司證照齊全,還持有德化縣環保局頒發的排污許可證。多年來,大田縣生態綜合執法局曾多次到該公司協商解決養殖造成的河道污染問題,但收效甚微。
今年5月,大田、德化兩縣檢察院、環保局等單位到福林養殖公司現場執法,監測發現排污口水質超標,德化縣環保局當即責令其立即停止排放超標養殖廢水和進行整改,并處罰款40320元。
“環保督察后,福林公司確實有所收斂,但依然存在偷排、直排現象。”仙峰村的河道專管員翁建功說,“有一次,上游的養豬場在排污,下游正在漂流的游客被污水追著走,非常尷尬。”
“貓捉老鼠”的游戲一直在上演,怎么辦?這時,福建全面推行的河長制發揮了作用。由于跨地區執行難度大,今年8月24日,大田縣河長辦向三明市河長辦發函求助。隨后,三明市河長辦立即請求福建省河長辦幫助協調解決。9月18日,在福建省河長辦的協調下,泉州市河長辦聯合泉州市農業局、環保局和德化縣農業局、環保局等單位到現場調查,要求福林公司進一步加強養殖管理,嚴格實行雨污分流,確保設施正常運行。
同時,福林養殖公司的排污問題也引起了大田、德化兩縣縣長的重視。作為縣一級的總河長,10月10日,大田縣縣長林金龍和德化縣縣長劉德旺一起到仙峰村,現場協調解決福林養殖公司的污染問題。最終,雙方確立的方案是:福林養殖公司搬遷,徹底解決仙峰村的污染隱患。
“聽到這個消息,我心里很激動,今后仙峰村可以放心大膽地開發旅游了。”從福建省紀委下派到仙峰村掛職的駐村第一書記華叢告訴記者,仙峰村生態很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駐村第一天開始,他就在思考如何向生態要效應。
華叢說,仙峰漂流項目于2016年8月建成運營,今年村里與一家旅游公司簽訂了20年的承包協議,前兩年每年可增加村財收入20萬元,后三年每年30萬元;第六年起,按營業額的12%分紅給村里。從此,仙峰村由一個沒有任何村財收入的貧困村一躍成為年收入20多萬元的小康村。每年的漂流季,村民收益頗豐。
“下游搞旅游,上游在污染,這絕對不行。”10月31日,德化縣縣長、總河長劉德旺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福林養殖公司已經選址德化縣美湖鄉洋田村,待廠房設施建好后將盡快完成搬遷。
一起困擾仙峰村多年的污染糾紛終于解決了,得知消息后,全程參與處理此事的大田縣河長辦常務副主任盧國首長出了一口氣。
“在我看來,此事能圓滿解決,河長制功不可沒。”盧國首說,像這種跨縣跨地區的污染問題,以前要到各個部門來回跑,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有效果,現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縣域協調機制非常高效,有了問題就找河長辦,基本能迎刃而解。
記者了解到,福建是國內較早推行河長制的省份之一。早在2014年初,福建就提出了在全省全面實施河長制的構想。今年3月,根據《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福建全面推行河長制,省、市、縣、鄉四級河長辦陸續掛牌運作。
如今的八閩大地,越來越多的河流有了健康守護責任人,越來越多的污染河段變得清澈見底,越來越多的淤積河段變得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