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11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 顏財斌)12月10日晚,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以下簡稱“海藝節”)開幕式在泉州舉行。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出席開幕式并宣布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
雒樹剛希望,通過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大型文化活動,積極推動絲路沿線國家在人文領域開展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希望藝術節充分利用泉州地處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這一歷史與文化優勢,繼往開來,不斷創新,切實為絲路沿線國家搭建文化藝術交流互鑒的平臺。
泉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千百年間,刺桐港“吞吐四海云帆,鼓蕩八面來風”,海上絲綢之路在這里散發著奇光異彩、展現出蓬勃生機。海絲國際藝術節永久落戶福建泉州,深度契合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內涵,自2014年首屆舉辦以來,品牌影響力有效提升,已成為展示和交流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優秀文化成果的重要平臺。今年1月,“古泉州(刺桐)史跡”正式確定為我國2018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為全面打響泉州文化品牌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開幕式上,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洪捷序在致辭中說,本屆海絲藝術節以“展示、交流、合作、提升”為宗旨,以“海絲建設”為主題,包括展演展示、思想文化論壇、文化項目建設和其他項目等4大板塊,10個核心項目和60多個聯動項目,著力凸顯國際元素,突出地方特色,堅持全民共建共享。相信一定會成為一場海絲沿線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藝術樣式和諧共融的文化盛會,成為一場讓全民感受海絲文化魅力、相互增進了解的美好節日。
當晚,突尼斯駐華大使迪亞·哈立德、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陳紹軍等領導及各界嘉賓出席了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式。
開幕式后還舉行了大型情景音畫《向大海》文藝演出。該場文藝演出共11個節目持續約75分鐘。演出以組歌為核心元素,運用舞蹈、戲劇、影視、雜技等藝術手段,首次采用翻轉式舞臺機械,進行跨界融合,構成大型情景音畫,突出“海絲風情、地方特色”。整場演出展示泉州人向海而歌、勇闖世界的豪情與膽魄,再現海上絲綢之路燦爛歷史。
據了解,本屆海藝節由文化部和省政府主辦、省文化廳和泉州市政府承辦。作為國家“一帶一路”重點文化項目、國家級綜合性藝術盛會,海藝節品牌號召力不斷增強。本屆海藝節國際化元素凸顯,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賓朋齊聚泉州,眾多歐洲國家的藝術家共襄盛會,為海藝節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藝術元素。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海藝節新聞通氣會上,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泉州市執委會常務副主任陳鐵晗向媒體通報了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相關情況。據介紹,本次活動包括展演展示、思想文化論壇、文化項目建設和其他項目等四大板塊,主要有開幕式演出、“2017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泉州分場活動、海絲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發展論壇、第五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第十二屆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等10個核心項目。同時,按照全域聯動的要求,泉州市直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也策劃安排了各具特色的聯動項目6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