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8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 通訊員 鄭文華)8月7-8日晚,話劇《解憂雜貨店》在泉州大劇院上演,這是《解憂雜貨店》首次改編中文話劇在中國演出。
中文話劇《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由劉方祺導演,歷經一年多的籌備,最終將原小說中90%的內容呈現出來。東野圭吾特地為這部話劇題詞,這也是他首次為中文版話劇親筆題詞。
總導演劉方祺曾執導過《三體》舞臺劇和《盜墓筆記》系列舞臺劇,擅于運用高科技打造酷炫的舞臺效果。然而這一次,他卻選擇了《解憂雜貨店》這樣的治愈系話劇,回歸最質樸的舞臺表達。
話劇 《解憂雜貨店》講的是一個時空交錯的故事,為此,演出舞臺上專門搭建了一個完整的“解憂雜貨店”,通過旋轉舞臺360度呈現各種各樣的細節,同時把過去的時空和現在的時空勾連起來,讓觀眾眼前一亮。為了在有限的空間承載劇中多幕場景的變換。舞臺上的每一處布景都暗藏玄機,比如,三個小偷腳下的榻榻米就設置了6個機關,可以快速進行場景變化。
《解憂雜貨店》的音樂也十分讓人驚喜,大部分的音樂及聲音效果都來自于現場演奏。演出過程中總共使用了20多種樂器,包括傳統的日本樂器三味線等,部分樂器由大草專程從日本購來。劇中每個人物都擁有不同主題的音樂,不同的故事也采用不同的樂器組合來表達,渲染出細膩的情感變化。
為了接近書中人物的形象,每個人物從人物造型設計到表演方式,都經歷了精雕細琢的打磨。所有演員都在排練過程中接受了來自日本相關專業人士的輔導,學習日常的日語口語及日本文化禮儀課程,將書中描述的日本小鎮寧靜氣息盡可能原汁原味地傳達給現場觀眾。話劇版還將特別增加日語字幕,目的是同時邀請在中國的、喜愛這部作品的日本觀眾也能夠走進劇場一起感受中國話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