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5日訊(通訊員 黃獻光 記者 張立慶) 立秋時節,清新福建藍天白云,農田作物生機盎然,全省多地的巨型稻田彩繪,陸續進入最佳觀賞期,像“裱”在八閩大地的多彩畫卷,織就幸福農家的致富夢想。在三明市沙縣夏茂鎮的省農業科學院水稻育種基地,7月上旬插秧彩繪的藝術字“新福建”,是2016年彩繪“中國夢”延伸,寓意八閩兒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來閩調研重要指示,潛心聚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
在三明動車北站西南兩公里濕地公園33畝稻田,彩繪三明市旅游標志、生態新城、功能熊貓、鵲橋相會、浪漫求婚等巨型圖案,定位準確、形態逼真,尤其是功夫熊貓神態,萌翻了公眾。
海西三明生態工貿新城管委會負責人陳聚寶介紹,在中國科學院謝華安院士支持下,引進葉片淺黃、深綠、紫紅、紫黑等顏色水稻,設計創意圖案,運用北斗定位技術放樣施工,7月13日插秧,目前進入最佳觀賞期,為滿足國慶黃金周游客觀賞拍攝,將在謝華安院士專家團隊指導下,按照再生稻技術,施促芽肥、割孕穗,保障十月份再次形成最佳觀賞圖案。
生態新城濕地公園等地,還引進院士專家培育的淺黃、淺綠、紅、黑、紫等五色稻米和優質白米新品種,結合荷花、稻花魚等項目示范,展示“稻田就是濕地”科學理念,開發伴手禮,結合農家美食,讓游客品鑒體驗綠色農業的科技魅力。
在夏季休閑避暑勝地大田縣濟陽鄉濟中村,100多畝農業科技示范園,6月18日插秧彩繪“靈動濟陽”藝術字,種植的水果玉米、觀賞瓜果等新奇特農作物,與瀑布邊的玻璃瑤臺,鳳陽土堡、民居古厝及其涼曬的魔鬼辣椒、黃花菜,科技示范與古韻新景相印成趣,構成一幅絕美的鄉愁留憶風景畫,吸引攝影家、國畫院等駐村創作。
濟陽鄉黨委書記楊道成介紹,濟中村在第四批省紀委派駐第一書記許榮標幫助下,爭取項目金2000多萬元,2016年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省級生態村、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2017年全鄉在省農科院和三明市農院幫助下,引進30多類農作物、100多個新品種和新技術,建設農業科技大觀園,全力爭創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據了解,謝華安院士專家團隊培育的彩繪水稻品種,2017年在尤溪縣蓬春寨、將樂縣安仁梯田、明溪縣休閑農莊、福鼎市店下鎮、福安市日山村、翔安區大霧山農場、惠安涂嶺秀溪村和漳平市,以及湖北省沙洋縣等2省、11個縣市、12個點示范種植。
目前,院士專家團隊正與縣鄉農技人員,籌劃冬春季的彩色油菜花和草花示范項目,引進彩色良種,選擇示范田塊,設計彩繪圖案,實現一塊農地的周年體會繪,結合當地農耕文化與民俗節慶活動,開展鄉村特色旅游,促進農業三產融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