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31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通過手機便可以隨時查看、控制電源開頭,避免電流過大或短路風險……在福州物聯網創新中心,智慧停車、智慧路燈、智慧井蓋、智能插座等智能化場景得到了實現。30日上午,“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福建站來到了福州自貿片區進行采訪,探訪了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馬尾基金小鎮等平臺。福州自貿片區通過打造物聯網、基金等產業“航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打造物聯網“綜合體” 整合產業鏈上下游
身份證忘帶了怎么辦?在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媒體代表團體驗了網證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未來,只要使用網證,百姓就可以免帶身份證通行政務窗口辦事、交通出行、景區旅游、酒店住宿、尋醫問診等線上線下各種應用場景。
2018年正式投建的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是福建自貿試驗區重點平臺之一,是福州目前最大的物聯網綜合體。中心由研發中心、生產中心、應用展示中心、配套公寓等10棟建筑構成。
福州物聯網基地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栩表示,結合物聯網企業運營“輕資產,重發展”的行業特點,福州自貿片區決定打造物聯網生態圈,依托政府給予的扶持政策提升產業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優秀企業入駐,實現物聯網產業集聚。
記者在中心展廳內看到,各種物聯網產品琳瑯滿目。近年來,福州自貿片區大力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將其作為推動片區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區內有新大陸、上潤精密、冠林科技等一大批龍頭企業,許多傳統企業紛紛擁抱物聯網,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依托本地物聯網行業龍頭企業,更加高效、精準地串聯物聯網產業生態鏈。”何栩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企業表達了入駐意向,中心通過溝通篩選,目前有近50家企業落地園區,其中華為云創、福光、中電合創等十多家企業已入駐園區辦公。
經過發展,中心探索出了一套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集約發展的物聯網產業發展新模式。何栩說,這種模式有利于項目快速聚集,省去了企業購地建廠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大大提高項目落地運營效率。同時,有利于完善產業體系,通過精準招商,補鏈壯鏈,迅速形成產業體系。
根據福州自貿片區物聯網產業發展實際,中心量身定制出臺了加快物聯網產業發展、扶持電子信息(微電子物聯網)產業發展、扶持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等多層次、全方位的扶持政策,涵蓋對辦公場所租賃裝修、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檢測認證服務、技術創新、品牌打造、市場推廣、人才公寓等方面的獎補措施,為物聯網產業的集聚創造最優政策環境。
何栩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吸引行業巨頭落戶,從而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同時,推動高精尖物聯網技術落地,積極推介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重要技術與物聯網相結合,針對5G時代最重要的無人駕駛、車路協同領域應用。此外,以應用場景化的方式進行應用整合,把市場的商機共享給基地企業,通過建設智慧社區、智慧校園、智慧水務等應用項目,打造物聯網產業集聚區和樣板區。
為資本與項目聯姻“做媒” 推動產融協同發展
今年,出資額達70億元的中交福旅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也入住馬尾基金小鎮,重點投資于省內重大基建項目及戰略新興產業。2017年揭牌運營的馬尾基金小鎮,目前,已集聚了38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產品,基金管理規模達1551億元,成為福建省管理基金規模最大的區域。
“為基金找項目,為企業引資金,是基金小鎮運營的核心。”董事長羅玉琴介紹,馬尾基金小鎮成功打造投融資信息對接服務平臺,建立項目融資需求庫,涵蓋物聯網、制造業、服務業、農林漁牧業等行業近500個融資需求項目,為基金企業、投資人提供項目信息對接服務。
點點創投2018年11月落戶馬尾基金小鎮,這兩年發展風生水起,去年11月,正式取得中基協備案登記編號。
“小鎮讓我們成功對接了很多優質項目,還有專業人員協助我們申請優惠政策,要對接哪個部門、準備哪些材料,他們都會詳細告知。”公司副總經理謝宏表示,小鎮一條龍的服務,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
短短2年多的時間,一個千億產業集群在福州自貿片區迅速崛起,得益于自貿試驗區各項政策紅利的集中釋放和良好的區位優勢。作為全國自貿試驗區首個由“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基金小鎮,小鎮從入駐扶持、辦公場所租賃補助以及辦公用房裝修補助等方面采取了各種便利優惠政策。
羅玉琴告訴記者,基金小鎮成立以來,小鎮借助自貿試驗區各項制度改革創新的優勢,率先探索和實踐“基金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模式,打造全國性基金管理服務平臺,10個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案例,包括設立全國首家銀行分行級持牌理財專營機構,管理資產規模超200億元;全省首創“線上+線下”模式,搭建全天候實時信息交互、金融服務撮合平臺等。
福州自貿片區根據自貿區基金業發展實際定制個性化基金扶持政策,在落戶、經營貢獻獎、風險補助、人才扶持等方面給予扶持。 去年,由馬尾基金小鎮等單位參與建設、運營的首家全國性基金管理服務平臺正式落地,同時發起設立全省支企業技術改造基金,每年為技改企業節約費用約2.4億元。福州自貿片區內超過50億元規模基金還有福建旅游產業發展基金、福州華僑基金、福建遠洋漁業產業基金等,為供給側改革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大金融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