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四川內江,場外烈日當空,場內是熱血澎湃的的籃球比賽。這是2017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四川站表演賽的現場,姚明現身球場當教練,指導參賽的小球員。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同步推出直播報道,帶網友近距離看姚明當教練。和“巨人”面對面的直播內容備受關注,統計顯示,截至發稿,全網共有71.9萬人圍觀,該直播視頻的回顧點擊量仍在增加。
姚明當教練
教孩子“放松心態享受比賽”
當天9點20分,一聲口哨后,鹽邊縣第一小學學生劉佳林跑進了球場,眼前一個熟悉又高大的巨人身影讓他興奮不已,“姚明!終于見到偶像了,他真的好高啊!”更讓他激動的是,姚明還會現場教他打籃球。
比賽雙方就位后,姚明走了過來,當天他是籃球場上的教練。由于和小球員們身高差距太大,他不得不屈膝著呈下蹲狀,有的時候甚至彎腰90度。“比賽時不要緊張,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說罷便帶小選手在賽場內做起了熱身運動,姚明身高2米26,有的選手身高甚至不足他的一半,巨大的身高反差讓畫面顯得逗趣又溫暖。
9點30分,比賽正式開始,“希望隊”和“夢想隊”展開對決。下蹲、發力,一個旋轉后,右臂順勢將籃球托舉而出,“漂亮!”一個完美的投籃動作后,夢想隊的劉佳林成功獲得兩分。
夢想隊連續發力,開場半小時后,此時的場上比分已是35比45,希望隊叫了暫停。眼瞅著小隊員們慌了神,姚明走到球員中間,“不要慌張,放松心態,享受比賽!加油!”更激烈的下半場開始了……
姚明為啥來
助推姚基金慈善公益行
通過網絡,數十萬網友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直播團隊見證精彩時刻。網友紛紛發問,“姚明為什么當孩子的教練?”“姚明要培養籃球種子嗎?”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共青團四川省委獲悉,原來姚明此行是代表姚基金而來,姚基金由姚明發起,是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架構下設立的專項慈善公益基金,“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則是其核心公益項目,自2012年啟動以來已走過六個年頭。
“根植四川的幾年間,鄉村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一如美麗四川的蛻變。”姚明在現場表示,從單純的學校援建到推動鄉村體育教育,四川已經是籃球季活動的最大賽區,“這里有美食,有美景,還有紅辣椒一般的友誼。”
從姚基金了解到,2017全國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四川站賽期為四天,共有來自內江、樂山、攀枝花、涼山、廣安、綿陽六大片區29所鄉村小學的29支球隊隊員、教練及裁判共計300余人參加了比賽。
經過激烈角逐,涼山州喜德縣賀波洛鄉中心校、內江市隆昌縣界市鎮中心學校等六所小學脫穎而出,獲得全國賽晉級資格,將代表四川參加8月14日至20日在南京舉辦的2017年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全國賽。
“姚大個”吸粉
71.9萬網友在線觀看直播
兩米多高的巨人體型,即便是在“大高個兒”云集的籃球運動員中,姚明也是現場最為矚目的對象,一現身就引發尖叫頻頻,此起彼伏的喝彩更是讓比賽現場變成了姚明的“粉絲見面會”。
“我喜歡籃球,喜歡姚明。”陳祖晗今年高中畢業,考上四川大學的他在大家眼中是名不折不扣的學霸,不過在他心中,姚明才是真正的偶像。早在一個月前,陳祖晗就得知姚明要來的消息。由于賽場離家較遠,他在路上顛簸了半個多小時才到。
說起姚明,陳祖晗秒變“迷弟”,“我是因為他才開始看NBA比賽的!”這次觀戰,雖遺憾不能看見姚明上場打比賽,但能瞧見姚明指導球員,陳祖晗說:“這也算是圓夢了。”
秒變“迷弟”“迷妹”的人很多,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直播姚明登上騰訊要聞首頁推薦,6萬人在線觀看直播。封面新聞App26萬人在線觀看直播,網易7.7萬人在線觀看直播,微博7.2萬人點擊觀看本次直播,北京時間、今日頭條共計13萬人在線觀看直播,全網共計71.9萬人通過封面直播在線圍觀姚明。
對話姚明/
讓更多的孩子因為籃球得到快樂
記者:今天來到的內江是張大千的故鄉,他是書畫界“巨人”,你是籃球“巨人”,同是“巨人”你覺得能在張大千的故鄉得到什么靈感?
姚明:不敢比張大千,這樣對他不尊重,他的書法藝術是經過歷史沉淀和考驗的。我希望能以傳世的書法精神為榜樣,在有限的時間里把姚基金的籃球季做好,也能經受時間考驗。
記者: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多年來一直關注姚基金籃球季,今年我們的籃球季有什么特點?
姚明:我覺得用風格形容更貼切,籃球季堅持“以體·育人開啟·新希望”的主題,這是我們一貫的風格。我們不希望每年都要有大改大變,更希望堅持不懈,始終如一做這件事。認準一個方向就要踏踏實實地做,希望這項公益活動能持之以恒。
記者:如果在籃球季中發現有潛力的孩子,有沒有考慮過針對性培養?
姚明:雖然籃球季有比賽,但我們希望比賽過程是體驗運動,讓更多的孩子因為籃球得到快樂,成為陪伴成長的方式之一,這才是我們要做的。術業有專攻,培養專業的籃球運動員,我想應該有別的機構來做,不一定是姚基金做。
記者:姚基金在全國援建了23所學校,其中四川有11所希望小學,這么大比例的傾斜,有什么考慮?
姚明:姚基金在四川有扎實的基礎,做得很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李媛莉 馬夢飛 攝影報道
作者:秦怡 李媛莉 馬夢飛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美團回應專項貸款說了什么?美團申請專項貸款40億元是真的嗎2020-02-16
- NASA警告2月15日有小行星或撞擊地球真的假的? NASA回應全文2020-02-15
- 馬云與鐘南山團隊合作 加速推進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2020-02-14
- 最新籃球新聞 頻道推薦
-
曼巴體育基金改名怎么回事 曼巴體育基金改名2020-02-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