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漢密爾頓所經歷的,維斯塔潘正在經歷
紅牛車隊的荷蘭車手麥克斯維斯塔潘的第二個F1賽季充滿了對他個人駕駛標準的爭議。可能通過學習一位經歷與自己類似的現役世界冠軍的過去,維斯塔潘能夠吸取到很多營養。《賽車運動》的資深記者埃德-斯特勞(Edd Straw)撰寫了一篇長文,回顧了2008年的劉易斯漢密爾頓。漢密爾頓當年所經歷的,維斯塔潘正在經歷。但漢密爾頓不僅頂住了壓力,還獲得了三個世界冠軍。他的經歷對維斯塔潘而言很有借鑒意義。全文如下:
“他在剎車時變線,試圖封住對手,這是我們常說的不允許做的動作,因為非常危險”。你會想,好吧,這好像又是一個人在描述維斯塔潘的駕駛標準----這次又是誰說的?但其實這里所說的是另外一位車手,當時的他,處在和現在的維斯塔潘相同的階段。
回到2008年,就像維斯塔潘一樣,邁凱輪車隊的劉易斯-漢密爾頓正處在自己的第二個F1賽季,他的駕駛招致了一些大牌車手的批評。《賽車運動》雜志在當年日本站結束之后使用的標題是“為什么漢密爾頓會惹惱他的對手們?”
漢密爾頓在自己的第二個F1賽季,他的駕駛招致了一些大牌車手的批評
接受采訪的是亞歷克斯-伍爾茲,本田車隊的試車手。現在的伍爾茲已經成為了賽車運動的評論員。當年日本站結束之后,針對漢密爾頓駕駛習慣的批評到達了頂峰,成為F1中最大的話題。
“我們需要在車手簡報會上聊聊這些事,”伍爾茲說,“只是想確認,車手們哪些動作可以做,哪些動作不能做”。這一切聽起來再熟悉不過了。就像維斯塔潘一樣,當年只有23歲的漢密爾頓被某些小報指責為,“如果繼續這么干,他會鬧出人命”。最近維倫紐夫對維斯塔潘的評論如出一轍。不過新聞標題有些誤導人。馬克韋伯在中國大獎賽期間提及了2000年蒙扎比賽期間,賽道工作人員的意外死亡。
“你不能在剎車區域里那樣的變線”,韋伯說,“我們在蒙扎已經失去了一位工作人員,當時就有人在剎車區里這樣變線,如果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后面的車手再想要變線是很困難的。”
隨后韋伯對于記者解讀他的發言的方式進行了批評----(“我從未說過‘殺人’這個詞。我說過很多關于劉易斯好的話”)---他當時的做法是對的。而且我也說過很多漢密爾頓的優點。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八年前我們說了什么,而是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年輕車手們常常發現自己被視作是罪犯。
所以漢密爾頓到底做了什么?好吧,這是漢密爾頓的第二個F1賽季。在F1的首個賽季,他連續九次登上領獎臺,2007年邁凱輪車隊以一樁間諜案戲劇性地結束,但漢密爾頓能夠置身事外。但是在他的首個賽季,漢密爾頓的駕駛標準并未遭到嚴肅的質疑(這點和維斯塔潘類似,盡管漢密爾頓的賽車在當時更具競爭力)。
第二年他就招來了批評。6月份的加拿大,他撞上了正在等待維修區出口等待紅燈的法拉利車手萊科寧。盡管針對這次事故,漢密爾頓遭到了鋪天蓋地的批評,不過那僅僅是注意力不夠集中,而沒有其他的行為。
2008年F1加拿大站,漢密爾頓撞上了正在等待PIT出口等紅燈的萊科寧
2008年F1加拿大站,漢密爾頓撞上了正在等待PIT出口等紅燈的萊科寧
那次撞車的結果是,漢密爾頓在下一站接受退后10位發車的處罰。這使得他在法國大獎賽從第13位出發。在法國大獎賽的第一圈,他從外側超過了紅牛二隊的維泰爾,但他切彎超車并接受了通過維修區的處罰。當時,認為應當對漢密爾頓的激進駕駛風格進行處罰的論調很高漲,但同時,認為漢密爾頓也是受害者的論調開始出現。漢密爾頓本人則走得更遠,他直接在媒體上回擊對自己的批評。
“下一場銀石大獎賽,我百分百會回來,我不會去理會報紙上寫什么,”法國站結束后漢密爾頓說,“我們會給予他們強硬的回擊”,但漢密爾頓也承認,有些批評確實讓他分心。這對于維斯塔潘來說應當注意。“我對與自己的行為并沒有特別的感受,”漢密爾頓說,“我進入了彎角。我相信在外道時我處在領先的為位置,我不能轉向撞上別人,所以我走了外線,(之后)我繼續(超車)的原因是,我不相信只有靠抄近道才能超過他,事實上在踏上路肩之前我已經超過他了”。
“你們做什么都沒法讓我分心。你們可以繼續給我處罰,做任何你們想做的,我會一直戰斗下去并以成績來回應”。他做到了。在銀石賽道,他上演了一場偉大的雨戰勝利,但下一次的爭議也隨之而來。在比利時斯帕賽道,漢密爾頓盡管第一個沖過終點線,但因為在超車時抄近路而被加罰時間,這直接導致冠軍旁落。
比賽結束時,雨水光顧賽道,漢密爾頓試圖在最后一個發夾彎從外道超越領先的萊科寧,但他試過緩沖區回到賽道并跑到了法拉利賽車的前面。漢密爾頓隨后讓出了位置,但隨后在La Source彎再次發起攻擊并超過了萊科寧。
這是一次“合法”的處罰,如果沒有切彎,漢密爾頓即便靠近萊科寧也沒法完成超越。但考慮到當時比賽的情況,對這種情況的判斷確實屬于常識的范圍。對漢密爾頓的這次處罰確實對比賽的結果有著決定性的意義。賽后比賽干事遭到了尖酸刻薄的指責。參與處罰決定的干事質疑蘇林德-塔提表示,“沒有針對任何人的陰謀,當然包括邁凱輪”。邁凱輪為這次處罰提出了上訴,因為這個處罰確實讓人無法接受。
10月份新加坡大獎賽之前,漢密爾頓出席了針對他行為的一次聽證會。在聽證會上,漢密爾頓有機會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護。主持聽證會的是當時法拉利的顧問尼格爾-托齊。
“我從8歲起就是一位賽車手,我對書上的每一個動作都了如指掌,這也是為什么我能夠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漢密爾頓說。“我們要討論的是在面臨極大的壓力與電光火石之間做出判斷的問題,我想這種情況,除非你是F1車手,否則你根本無法理解。當時在發夾彎,我所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與他相撞。當你已經快到這個階段時,你肯定希望能夠完賽。我們之間有一場漂亮的纏斗,沒有進行愚蠢冒險的必要,所以我必須切過這個發夾彎。那段素材我已經看過超過10遍了,我對它的記憶猶如這件事就像昨天剛剛發生過一樣。我相信之后我已經把獲得的優勢讓給了對手。我很誠懇,而且從內心感覺應該這樣做”。
但是對于漢密爾頓的批評的關鍵點常常被忽視,那就是在那場著名的2008年的意大利大獎賽期間發生的事,那場大獎賽因為紅牛二隊的年輕車手維泰爾取得勝利而變得轟轟烈烈。
紅牛車手馬克-韋伯也卷入了那場事故。當他試圖在一號彎超越漢密爾頓時,漢密爾頓在剎車區擠壓韋伯的路線,導致韋伯錯過了一號彎從旁路通過。也是在那場比賽中,漢密爾頓將豐田車隊的蒂姆-格洛克徹底激怒,因為在Curva Grande,漢密爾頓將他擠上了緩沖區。
漢密爾頓在蒙扎的錯誤要遠比在日本大獎賽中一號彎中的事故嚴重得多,在日本大獎賽上,漢密爾頓在一號彎的延遲剎車導致萊科寧不得不沖出賽道。這也將漢密爾頓的駕駛習慣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漢密爾頓在一號彎的延遲剎車導致萊科寧不得不沖出賽道
在隨后的中國大獎賽上,漢密爾頓再次通過媒體回應了對他的指責:“我沒有讀那些報道,但我知道別人對此在評頭品足,”他說,“我沒有任何問題。他們也有權力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應該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而感到羞愧。但正是我有這樣的駕駛風格,我才能在F1,才能在積分榜上領先。所以我不會對我的駕駛方式感到失望。我在賽道上有自己的語言。如果其他人想在我的駕駛風格上浪費口舌,那是他們的事。正是因我的駕駛方式,我才能躋身F1。正如你們看到的,我不會和其他人相撞,所以我不是那種你們所認為的激進的風格。如果我在實力很弱的印度力量,恐怕沒人會關心我。但對于處在第一,取得成功的車手,總有很多人有話要說。不管是正面或是負面的,真的無所謂。”
所以,維斯塔潘應該從中學到什么?或者更為重要的是,旁觀者應該從中看到什么?
維斯塔潘應該從中學到什么?
首先,漢密爾頓在那個賽季以冠軍收尾。這是他現有的三個冠軍中的第一個,或許幾個月之后他將收獲第四個。一些嚴厲的批評或許有助于維斯塔潘減少自己初入F1時的懈怠。
其次,漢密爾頓需要學習如何處理壓力,學習如何從別人都在針對我這種根深蒂固的好斗觀念中走出來。他還要學習那些情況是可以投入,哪些情形是應該避免的----無疑這也是維斯塔潘需要學習的地方。他在比利時大獎賽的那次超越盡管合規,但最終還是毀了自己的比賽。
很多情況下,車手需要在大聲的斥責和富有激情的防守之間找到平衡。所以維斯塔潘既不應該感覺被批評所包圍,也不應該一味地排斥對自己駕駛風格的批評。因為有些動作確實弊大于利。
2016年比利時站,維斯塔潘在一號彎的激進行為遭到大量批評
杰基-斯圖爾特,一位善于揣摩車手精神狀態的觀察人士曾經在2008年對當時的漢密爾頓進行了一番點評。今天這段話也適合送給維斯塔潘。更中肯地來說,批評者中最惡毒的對于維斯塔潘來說也是學習如何應對壓力的一部分。
“由于去年(2007)得到的夢幻般的機會以及他利用的難以置信的技術,劉易斯-漢密爾頓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斯圖爾特說,“現在的他正在同時經歷特權與面對因慶祝而遭受懲罰。他在媒體面前如此興奮,現在有些人已經開始感覺被辜負了。但我們應當記住,漢密爾頓進入F1只有15個月。他尚未完成屬于自己的篇章。現在就認為他應該怎么樣是錯誤的。他可能不喜歡聽這樣的話,但他缺乏在這項頂級運動中的一些基本的經驗。如果他來征求我的建議,我會說‘把握好你的時間,不要對自己期待太多。’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我曾經經歷過。在我的第二年F1,我經歷了一次大事故并死里逃生。自那以后,我變了。我獲得了經驗,經驗給我知識,隨后讓我能夠投入。”
伍爾茲也對漢密爾頓有所告誡,他在回答對手們是否將批評視為一種心理戰時回答說:
“當然是的。這是一場游戲,難道不是嗎?”伍爾茲說,“你看到孩子們在玩,他們在玩耍,我們也在做同樣的事。這是完全正常的,他們能讓你上頭條,這就是車手們之間的戰爭,也是車手們玩的游戲。”
每次當你看到車手們關于這個問題的公開報道時,請記住這點。不是所有的車手都將這視為游戲,但有些人是這樣對待這項運動的。同時,挖掘對手的弱點正是這樣精英運動的全部。
責任編輯:林航
- 愛情回歸柴米油鹽 伊能靜秦昊的姐弟戀遇見現實2017-04-08
- 女子患罕見怪病:一天高潮500次停不下來2017-04-07
- 《王者榮耀》風靡幼兒園:老師調查結果太可怕2017-04-05
- 2歲女童走失 惠安民警求助朋友圈助母女團聚2017-04-05
- 漢密爾頓現身首都機場 F1王者親和力十足2017-04-03
- 林更新被萌娃“抱大腿” 幻想當爸爸不著急要孩子2017-04-01
- 明星育兒不惜出狠招,比你還下得去手【組圖】2017-03-29
- 怎樣給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初中?2017-03-29
- 37次三雙!維斯生死5分鐘狂投13次 連砍15分逆轉2017-03-28
- 鄧超被兒子吐槽丑 等等和小花的沉默笑翻網友2017-03-28
- 最新體育新聞 頻道推薦
-
柯潔將于5月烏鎮戰阿法狗 中國棋手組團迎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