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2月2日電(記者多吉占堆 薛文獻 王沁鷗)春節期間,珠峰腳下。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扎西宗鄉藏族群眾載歌載舞,歡度農家新年。“那位‘登上珠穆朗瑪峰,周游過世界的小子’返鄉過年了!”好消息在鄉親們口中傳遞著,給節日的農家增添了更多喜慶。
“小子”名叫德慶歐珠,29歲,現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以下簡稱“地大”)在讀碩士研究生,西藏登山隊隊員。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他與隊友、同學次仁旦達隨地大登山隊完成了“7+2”(即登頂七大洲最高峰并徒步到達南北極點)壯舉,創造了西藏登山隊挑戰人類極限的新紀錄。
他們年輕的人生,和眾多登山前輩一樣,豐富而精彩。
2012:“從沒這樣登過珠峰”
次仁旦達和德慶歐珠都出生在珠峰腳下,有著相同的黝黑皮膚和瘦削面龐。初中時,兩人分別于2002年和2004年進入西藏登山學校學習,成為專業的高山向導。2008年,他們同時參加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活動,并順利登上頂峰。
同年,地大招收高水平登山運動員學子,他倆又同步進入大學校園學習,取得本科學歷,并先后考上碩士研究生,其中次仁旦達已于去年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我們從初中起就是同學,一起進山、登頂甚至遇險的次數,真的已經數不清了?!闭f這話時,次仁旦達那雙時常透著鋒芒的眼睛里,泛起一絲溫情。
德慶歐珠比搭檔話少,他只是說:“如果在山上遇到危險路段,需要兩人相互配合、保護,我們只會選擇彼此。”
2012年,地大啟動攀登珠穆朗瑪峰計劃,拉開了“7+2”挑戰的序幕,次仁旦達和德慶歐珠再一次并肩作戰。
“當時,珠峰整體天氣狀況不穩,兩個高海拔營地的運輸和建營,不得不一推再推,”次仁旦達回憶道,“對于高校登山隊來說,多一天等待,就意味著多一筆開銷?!?/p>
終于,天氣預報顯示,5月19日是唯一合適的沖頂窗口。時間緊迫,登山隊于17日從海拔7028米營地出發,當日運輸并建立7790米營地,18日繼續運輸并進駐8300米營地,19日直接突擊頂峰。
這樣的計劃,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德慶歐珠說:“通常,運輸和建營由專人提前一天完成。我們當時的攀登方案,接近于阿爾卑斯式攀登,即一口氣快速沖頂,不反復上下補充物資。這在攀登8000米以上的山峰時,是非常少見的?!?/p>
隊伍最終取得了成功,為今后的行動奠定了基礎。
“以前從沒這樣登過珠峰!”次仁旦達說,能夠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證明這支以高校在校師生組成的隊伍,已達到了半專業甚至專業的水平。
回望艱險:“確實是被風吹趴下的”
從珠峰歸來,德慶歐珠與次仁旦達開始了走遍世界的步伐。“周游世界”的旅程,一直與危險、困難相伴。提起攀登路上記憶最深刻的事,兩人幾乎是異口同聲:風!風!風!
“我們在乞力馬扎羅山遭遇了50年一遇的暴風雪!”“麥金利的風把雪粒吹到臉上,像小石子在打臉!”“文森峰頂風速超過了20米每秒!”……
想到從麥金利峰下撤時的情景,德慶歐珠感到又好笑又后怕:“當時,旦達在前面走,我負責保護他。天氣惡劣,我們決定回撤休整。但風實在太大,人在山脊上根本站不穩,旦達便直接趴在雪面上,沖我爬了回來?!?/p>
“那確實是被風吹趴下的!”次仁旦達也很無奈。
不過,在兩位年輕的“登山老將”眼中,這些“困難”只是“掌控范圍之內的技術性問題”。兩人津津樂道的,是許多與“第一次”相關的有趣細節。
在北極時,取水必須用新雪。次仁旦達第一次卻煮了一鍋冰塊,化開的全是咸水。北極的浮冰漂浮不定,有時一覺醒來會發現,冰把他們帶向了更遠的方向,前一天的路都白走了。
“向導還‘嚇’我們說,被北極熊盯上可就糟了。”次仁旦達笑著說,“我當時一直在想,如果遇到北極熊,我是撒腿就跑,還是原地裝死呢?”
登山人生:“依舊年輕,依舊瘋狂”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25日,地大登山隊成功徒步抵達南極點。四載追夢之旅,在那一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能在‘地球九極’一次次展開五星紅旗,我們非常驕傲,也為自己能續寫西藏登山隊的光榮歷史而自豪!”次仁旦達說。
以此為標志,西藏登山隊實現了登頂14座海拔8000米高峰和完成“7+2”壯舉的登山界“大滿貫”。
借著春節假期,次仁旦達和德慶歐珠刻意放松放松,規劃一下未來?!鞍言谌驅W到的戶外產業管理經驗,盡快應用到國內來?!边@是他們最先想到的。
“歐美的許多高海拔山峰,不僅可以攀登,還圍繞山體建立了戶外產業鏈,包含滑雪、徒步、游覽觀光等一系列項目,”次仁旦達說,“西藏的戶外運動資源獨一無二,我們雖然起步晚,但起點可以更高?!?/p>
其實從去年登山大會開始,次仁旦達就著力進行了創新,設計了西藏首條滑雪登山體驗賽道。德慶歐珠則正在組織西藏登山隊進行滑翔傘訓練,填補了西藏航空運動領域的空白。
次仁旦達還計劃借助自己擅長的數字媒體技術,拍攝和制作更多登山影片,傳播戶外文化。目前,他的影像工作室已在拉薩成立。他的一些作品,現在常常被地大老師在課堂上放映,讓坐在教室中的普通學生,也能了解山的魅力。
管理專業出身的德慶歐珠則在思考,如何借鑒歐美登山營地的管理經驗,改進國內的高山救援和環保體系。不過,他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博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新的一年,他們兩人的行動計劃表,早已排得滿滿當當。
“自己在十幾年里學了、做了這么多,有點如夢如幻的感覺,有些消化不過來,”剛滿30歲的次仁旦達感慨道,“但我們依舊年輕,依舊瘋狂。登山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向前。新的一年中,我們會繼續攀登不止。”
責任編輯:海凡
- 雙十一購物節,手機銷量的最大贏家是錘子堅果Pro22017-11-11
- 錘子堅果Pro 2,我覺得不行,但錘子科技這次要成2017-11-11
- “劉?!眴栴}尚未解決,剛拿到iPhone X的強迫癥患者哭了2017-11-10
- OPPO R11s上午十點火熱開售,線上線下同步開啟2017-11-10
- 騰訊視頻動漫宣布引入《名偵探柯南》全部劇場版動畫獲點贊2017-11-10
- 最新體育新聞 頻道推薦
-
張繼科爆冷出局 張繼科1:4慘敗止步首輪 張繼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