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前,在多哈的中國記者都會去看一眼盧塞爾體育場,不只因為它是決賽地,更因它是“中國造”。
這是11月17日拍攝的盧塞爾體育場。新華社記者 王麗莉 攝
驅車前往,有專門的車道畫出了“盧塞爾”的字母標識,不用導航,沿著彩標就能開車到達。
當記者掏錢準備買水時,盧塞爾體育場的造型赫然出現在10元的卡塔爾里亞爾紙幣上。
遠觀盧塞爾體育場,它的整體外形呈馬鞍狀,波浪形膜結構,外幕墻是銅色圓形玻璃,配上內部燈光,使得它在夜間格外璀璨,像極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這是11月17日拍攝的盧塞爾體育場。新華社記者 王麗莉 攝
這座體育場可容納92000名觀眾,由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承建,中方參建人員超千人。
出發多哈前,記者采訪了中方總工程師李白,他自豪地說:“盧塞爾體育場是中國企業第一次以設計施工總承包的身份,參與建設國際足聯最高標準的專業足球場;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執行世界杯主體育場設計建造任務;更是目前中國企業在海外建造的規模最大、容納人數最多的專業場館。”
這是8月11日拍攝的盧塞爾體育場內景。新華社發(尼庫攝)
無論是施工設備,還是制造技術;無論是中國設計單位,還是專業施工企業,盧塞爾體育場的每個細節都在彰顯中國智慧。
為實現屋面膜鉆石型外觀效果,團隊設計了復雜的索膜結構——屋頂索跨度278米,使用2000多根索,加上外幕墻4000多個單元式鏤空鋁板,3.3萬噸的總用鋼量……團隊不僅要克服張拉、找形、安裝的難題,還需在50米以上的高空作業。
這是2019年8月22日拍攝的盧塞爾體育場施工現場。新華社發(董立巍攝)
設計上的創新更不勝枚舉:賽時使用、賽后改建被同步考慮;在不影響外觀和功能的前提下,整個幕墻外殼縮小了一圈,但內部的房間大小不變;筆直的立柱被設計成香蕉形,避免了立柱與房間的碰撞;中下層看臺的每個座椅下,都有獨立空調通風口,球迷的觀賽體驗會很舒適……這些優化設計,大大降低了成本。
時至正午,烈日當空,氣溫來到33攝氏度,我們摸了摸地表,手立馬彈起。
與高溫輝映的是球迷的熱情,大家身著各隊球衣忙著合影,背景就是盧塞爾體育場和“大力神杯”模型。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歐米茄“封神之作”,只有愛彼、朗格、江詩丹頓可以相提并論2022-11-18
- 披荊斬棘的男人 會選擇什么樣的腕表?2022-11-18
- 創新科技助力綠茵夢想,榮耀攜手四大傳奇球星為拼搏喝彩2022-11-18
- 最新足球新聞 頻道推薦
-
請收藏這份世界杯觀賽指南!2022-11-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