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網上這十種詐騙瞧仔細了
利用偽基站發送銀行短信積分兌換現金盜取受害人賬戶近萬元,冒充公檢法機關進行電話詐騙盜走百余萬元、利用木馬病毒盜取財務人員的QQ冒充董事長騙走500萬元……近年來,這些利用網絡的新型違法犯罪手段層出不窮。
警方介紹,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一種新型違法犯罪手法,主要包括電話詐騙、短信詐騙以及網絡詐騙等三大類。除了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推薦股票詐騙、信用卡詐騙等詐騙手法,福州市目前比較多發的還有網絡購物詐騙、冒充QQ(微信)好友詐騙、冒充熟人電話詐騙、發送虛假手機鏈接詐騙、機票改簽詐騙等。
此前,福州警方對外公布了常見詐騙案件手段,提醒市民要加強防范意識。
(一)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不法分子利用網絡虛擬電話(可顯示任意電話號碼)冒充電信、郵政工作人員拔打個人電話,以固定電話欠費、郵件未查收等理由謊稱群眾個人身份資料被盜用。在套取被害人個人信息后,不法分子再冒充公檢法、銀監等政府部門以被害人被盜的身份涉嫌洗黑錢、命案等犯罪,須監管銀行賬戶為由,要求受害者將銀行內的資金轉到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謂“安全賬戶”內,以達到騙取群眾銀行存款的目的。在此類詐騙手段中,不法分子甚至向被害人傳真假公文或誘騙被害人登錄虛假檢察院網站查看通緝令,以騙取被害人的信任。
(二)推薦股票詐騙,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想知道股票內部信息的心理,通過上網購買客戶信息,然后以投資公司等名義,通過虛假網站、電話、短信等向客戶發布“能夠操縱股票交易漲停”“有資產重組內幕消息”等詐騙信息。在獲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導其在自身的搭建虛假交易平臺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事主資金。或以收取入會費、傭金、服務費、分析師紅包、拉伸股票保證金等各種名目斂財,一旦推薦的股票下跌,就玩消失。
(三)信用卡詐騙,不法分子通過報紙、郵件、網絡等媒體發布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的廣告消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系,不法分子則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事主轉款。
(四)網絡購物詐騙,不法分子利用制作的虛假購物釣魚網站引誘群從在其網站上購物,當群眾下單后,不發分子就以缺貨或支付異常等為由要給消費者退款,要求消費者在其指定的網址上填寫申請退款的用戶信息,一旦群眾填寫了用戶信息后,銀行卡里的錢就會被不法分子轉走。
(五)網絡招聘兼職刷信譽詐騙。嫌疑人通過在網絡平臺上發布招聘替網店進行刷信譽度兼職人員的小廣告,然后再利用QQ與當事人進行聯系,取得受害人信任后,以替網店代刷信譽為幌子,并告知當事人在購買東西后將返還其本金及傭金。最后讓當事人登陸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網絡地址鏈接,通過遠程操作等手段騙取受害人購買充值卡,得手后迅速消失。
(六)盜取QQ微信詐騙。通過技術手段盜取他人QQ號碼、微信等,然后以主人的身份與受害人聊天,并以有急事等用錢為借口,實施詐騙。常見的還有冒充公司企業老板,通過QQ、微信發送指令要求財務人員轉賬到指定賬戶實施詐騙。
(七)冒充熟人電話詐騙,不法分子假冒“熟人”打電話給事主,當事主誤以為是其“老朋友”“老同事”“老同學”后,不法分子立即順藤摸瓜與事主套近。之后,不法分子會以各種急需用錢的借口向事主借錢;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會冒充事主的“領導”或“上級”,以急需用錢為由向事主借錢。
(八)發送虛假手機鏈接詐騙,不法分子向事主發送含有鏈接的短信,以鏈接內有事主家人的不雅照片或有車輛違章記錄等為由,要求事主點擊手機鏈接并進行下載。事主一旦點擊該手機鏈接并安裝相關程序,其手機就會自動下載病毒插件,造成手機內所有信息泄露,并危及資金安全。
(九)機票改簽詐騙,不法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員以事主“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簽服務”等為由,將事主引入詐騙圈套,后又以可以提供“賠償金”等為由,要求事主到ATM機或網上銀行進行操作,實施連環詐騙。
(十)冒稱淘寶客服詐騙 。網民在網上購物,支付后不久即接到陌生的電話,詢問是否購買了某商品,得到確認后,騙子則謊稱之前訂單因銀行系統故障、支付寶升級或U盾升級等原因未支付成功,需要重新支付,誘騙事主訪問內含木馬病毒的偽裝鏈接,成功套取網民的銀行卡及密碼信息,利用套取來的銀行卡密碼信息在電腦操作支付,并要求事主提供賬戶手機驗證碼,從而實現用事主賬戶內存款轉賬購買大額虛擬商品后再銷贓轉換現金。
支招:“五不一打”防騙口訣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警方部門也總結“五不一打”防騙口訣,應該可以有效的防范詐騙。
不點:不明短信鏈接不要點。
不怕:要記住公安、檢察、法院等機關絕對不會電話辦案。
不信:轉賬指令不輕信。
不貪:積分兌換現金、中獎不要貪。
不轉賬:不核實清楚,千萬別轉賬
(來源:東南網、泉州網綜合)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原創新聞 頻道推薦
-
海峽大學生籃球賽昨日開幕 搭建兩岸體育交流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