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訊(海峽網記者陳娜 林穎穎 郭勝達)你是否提及詩詞,便心生歡喜?你是否聽聞韻律,便綻放笑意?你是否因文人墨客的揮墨成章而躍躍欲試?由東南網、《新福建》客戶端、海峽網聯合主辦的《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啟動一周以來,吸引了不少來自福州、廈門的學生參賽。今日,幾位參賽同學接受了海峽網記者的采訪,言談中都流露出他們對詩詞的熱愛,并對詩詞創作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詩詞創作貴在堅持
作為一名文學詩歌愛好者,來自廈門的陳同學非常看重這次比賽。“我是在網上了解到‘《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這個活動。”她告訴記者,之前曾來過福州,發現福州的三坊七巷很有味道,這里的人文以及環境都給她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詩歌散文,這些文字會讓人產生一種意境,帶給我們一種很享受的感覺,就像美妙的音樂一樣,陶醉在其間。”陳同學說,她從小一直堅持參加學詩創作的興趣活動,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讀傳統詩詞。
福州市多所包括福州一中、師大附中、格致中學在內的知名中學,都報名參加此次大賽。據了解,這些中學都開設了文社興趣小組,除了讓孩子讀詩與背誦,更著力培養孩子堅持創作、敢于創作,用詩句傳遞自己的情感。
好詩是“改”出來的
來自福州的參賽者林同學比賽征集開始不久就投稿了,她告訴記者,可能是受到父輩的影響,自己從小就喜歡傳統詩詞,喜歡古代詩句的韻律和聲調,每次看到家人在創作時也都會忍不住來幾句。
談起創作,林同學認為,一個好的作品是“改”出來的,但有時靈感來了也是分分鐘的事情。“不過經常為了想出一個好詞,要花上好長的一段時間。”她告訴記者,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們經常強調,自己創作的詩句要細細研讀,不斷修改打磨,這樣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據介紹,此次文化大賽要求參賽者以“三坊七巷”為文化背景,以《三坊七巷賦》為素材,開展翻譯、仿寫、對對聯等形式的作品創作。
目前,福州一中、師大附中、格致中學等多所學校都在號召學生參賽,積極創作,利用課間時間,不少語文老師還將參賽題目布置成作業,鼓勵學生參與創作,而且抽空指導學生。
三坊七巷,是一首詩,一幅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如果你是一個詩詞歌賦愛好者,快把握住這次機會,展示你的非凡才情,“《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我們期待你的佳作。
具體參賽信息詳見:
http://www.vcd666.com/news/yc/ycxw/201706/07/1232488.shtml
附報名表格
附:
責任編輯:金林舒
- 說國產動漫不行的人,怕是沒看過這些作品2017-10-20
-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今舉行 50位優秀創作者上臺領獎2017-07-08
- 直播: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2017-07-07
-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獲獎結果揭曉 50篇佳作脫穎而出2017-07-04
- 評委評參賽作品:科普了賦這種文體2017-06-29
-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評委 是這些大咖2017-06-26
-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300多篇佳作紛至沓來2017-06-21
- 《三坊七巷賦》五賦爭鳴 為何爭相歌詠之2017-06-20
- 《三坊七巷賦》大賽征稿倒計時 抓住最后機會投稿吧!2017-06-19
- 薛章輝:賦的最佳寫法“思接千載,視通萬里”2017-06-12
- 最新原創新聞 頻道推薦
-
海峽大學生籃球賽昨日開幕 搭建兩岸體育交流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