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訊(海峽網記者 陳娜 林穎穎 郭勝達)由東南網、《新福建》客戶端、海峽網聯合主辦的“《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于6月7日開賽,一時間在八閩大地掀起創作熱潮,眾多初高中學生積極參賽,短短兩周誕生了數百篇佳作。6月26日開始,大賽進入評選階段,評委由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研究生導師林焱教授、《福建文學》雜志副主編石華鵬、全國百佳語文教師應永恒等大咖擔任。據悉,目前評委會正對作品逐一進行認真嚴格的評審。今天, 大賽評委接受海峽網記者采訪,首次談論此次作品評選的衡量標準,同時也對部分參賽作品進行了點評。
“通過仿寫、對聯及翻譯這三種形式來創作這個《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很有新意”,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研究生導師林焱教授認為,學生通過參加這樣的活動,不但可以加深對福州地域與歷史文化的了解,還能更真切地感受古文閱讀與寫作的樂趣,同時也加深了對文體格律的知曉。
林焱教授告訴記者,當下學生對詩詞歌賦的認知多數只停留在語文課本上,缺乏更廣更深的閱讀,再加上“賦”體的創作有一定難度,因此有部分參賽作品的語言給人感覺較生硬,有些作品也不是特別講求格律,更多是隨性的發揮,但這次活動對于參賽者來說,無疑進行了一次賦文的科普;但也不乏一些內容飽滿的作品,可以看出這些學生對福州文化、對三坊七巷都有一定的了解。
《福建文學》雜志副主編石華鵬也對此次大賽做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這樣的比賽能夠激起學生對詩詞歌賦的創作興趣。對于優秀作品的評選標準,他表示可以參考以下幾點:首先,雖然參賽作品形式比較多,但考慮到對聯、仿寫屬于原創,這兩種形式的作品會相對優于翻譯;其次,評選優秀時會盡量避開空洞、口語化或敏感詞匯,更青睞于那些體現作者獨立思考精神、表達個體感受的獨創;同時,也要求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和文學性。
據了解,優秀作品名單將于7月初出爐,獲獎結果會在第一時間于東南網、《新福建》客戶端、海峽網平臺公布,并于7月8日在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屆時,主辦方將根據參賽者提供的聯系方式通知獲獎者參加頒獎典禮,敬請各位學生、家長和老師留意。
責任編輯:趙睿
- 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 為建設新福建提供有力支撐2017-10-09
- 防抗臺風 東南網、新福建、海峽網聯合直播2017-07-29
- 改革促發展 建設新福建2017-07-18
-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今舉行 50位優秀創作者上臺領獎2017-07-08
- 直播: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2017-07-07
-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獲獎結果揭曉 50篇佳作脫穎而出2017-07-04
- 讓你的笑容見證發展的力量——新福建征集“笑臉墻”照片!2017-06-30
-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評委 是這些大咖2017-06-26
-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300多篇佳作紛至沓來2017-06-21
- 《三坊七巷賦》五賦爭鳴 為何爭相歌詠之2017-06-20
- 最新原創新聞 頻道推薦
-
海峽大學生籃球賽昨日開幕 搭建兩岸體育交流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